1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深圳市分行,中国证监会广东监管局、深圳监管局联合公布了首批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证券公司试点范围名单,共有14家券商入选。其中,深圳有5家证券公司入选,占比1/3以上,全国数量第一。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是推进我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的重要范式之一。近年来,随着“沪深港通”“债券通”“内地与香港互认基金”“港币—人民币双柜台”等机制的推出和优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不断扩容深化。
据介绍,“跨境理财通”于2021年9月启动,通过“北向通”和“南向通”产品设计,打通境内外理财产品市场,实现持续稳步发展。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优化“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今年2月26日,新修订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正式施行,标志着“跨境理财通”迈入2.0阶段。
此次修订主要涉及五方面内容,包括拓宽“北向通”投资产品范围、优化投资者准入条件、提高个人投资者额度、优化宣传销售安排,以及新增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作为“销售机构”或“合作机构”参与展业。
根据公告,首批入选试点名单的证券公司包括: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国信证券、平安证券、中金财富、国投证券、中信华南、国泰君安、华泰证券、中信建投、银河证券、申万宏源、中泰证券、兴业证券。
据悉,本次试点优化后,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参与“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将更加便利,“南向通”“北向通”合格投资产品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更好地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多样化投资需求。此外,对于参与试点的证券公司而言,将推动证券公司加快国际业务发展,提升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
记者从深圳市金融办获悉,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深圳25家试点银行累计开立“跨境理财通”账户6.3万个,跨境收付金额合计404.4亿元,分别占粤港澳大湾区的47.4%、44.2%。此次5家本地证券公司纳入首批试点范围,为本地券商引入跨境业务新增量、提升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提供了重要机遇,凸显了深圳服务境内外居民投资理财需求的跨境资产配置中心功能,有利于进一步畅通深港财富管理市场对接合作路径,构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财富管理生态链条,助力深圳高质量打造国际财富管理中心。
(本文图片来自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张蕾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