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展改革委:共享城市发展“增值收益” 搭建民营企业腾飞“舞台”丨聚焦深圳企业家日

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文 刘钢 孙迪/图
2024-11-01 11:26
收录于专题:深圳企业家日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搭建推介项目对接平台、助力民营企业获得资金支持、进一步降低物流仓储设施的建设和使用成本……在11月1日举行的“企业家日”上,市发展改革委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民间投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从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加大民间投资项目融资支持等四个方面,为深圳的民营企业、民营经济搭建起腾飞的舞台。

2021年深圳获批全国首个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明确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全面放开市场准入门槛,推动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开放。目前,深圳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约20%,仍有广阔投资空间。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系统梳理可推介的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项目清单。比如,轨道交通领域计划重点推介深南高铁、深汕铁路等项目,港口配套领域计划推介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北段)、深汕国际物流港汽车滚装码头等项目,原水工程领域计划推介深汕引水工程等项目。“我们也将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搭建推介项目、民间资本、金融机构等对接平台,积极为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创造条件,保障民间投资项目加快实施,共同分享城市发展‘增值收益’”。

为了进一步激发民间资本活力,深圳正在全力加大民间投资项目融资支持。2025年中央预算内资金将继续在现代产业、现代化基础设施、绿色发展等领域加大资金支持,符合投向领域的企业都可按程序申报;此外,深圳正积极储备一批新的民营企业项目申请超长期特别国债,帮助企业获得资金支持。

REITs是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得力助手。目前,深圳已发行本市REITs项目10个,规模高达174.3亿元;4个外地项目规模达134.2亿元。接下来,深圳将建立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REITs需求库,在全市范围动态征集有需求的民间投资项目,用实际行动全力以赴为民间投资融资搭建最坚实的桥梁。

深圳民营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需求旺盛,在产品、服务出口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目前,深圳已建立港深专业机构一张清单,聚焦涉外法律服务、跨境金融、物流供应链、财税咨询等民企开拓国际市场亟需的服务领域,分门别类梳理形成港深300余家专业服务机构清单,为民企提供专业服务支撑。

接下来,将继续完善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重点服务对象库,组织深港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量身打造一揽子解决方案。探索设立全市民营企业服务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涉外法律服务、产业政策咨询、投资风险预警等服务支持。加大民营企业海外维权、涉外诉讼费用支持力度,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开辟国际市场“新蓝海”,让更多“深圳创造”“深圳品牌”享誉全球。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深圳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维持在11%左右,低于全国(约14%-15%)平均水平。接下来,将针对企业和老百姓最关心的制度成本、流通成本、协调成本、时间成本等,系统谋划出台一批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工作举措,切实解决好全社会物流降成本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满足实体经济和市民群众的迫切需要。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杨渝嘉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文 刘钢 孙迪/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