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由江宁区政府、南京市投资促进局共同举办的中国·南京紫东地区高质量发展(深圳)推介会——江宁区“产业链”创新升级专场在深圳举行。此次专场活动以“打造南京紫东科创大走廊、助推古都产业发展新格局”为主题,现场推介南京紫东地区投资环境和江宁区投资环境,发布江宁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主题,展现江宁围绕产业链招商,强链、补链、延链、拓链,全力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姿态。
有总投资达376.4亿元的25个项目签约落户,其中紫东地区13个项目,总投资157.4亿元;重大产业项目12个,总投资219亿元,这些项目都与江宁八大产业链高度契合,为江宁“产业链”创新升级,注入新鲜活力。江宁开发区、麒麟科创园、江宁高新区、滨江开发区等4大园区还分别与2家驻深高校校友会签订战略合作,推动产学研交流与合作,助力江宁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
据悉,为深入落实南京“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南京正整合联动着力打造紫东科创大走廊,将紫东地区打造为充满现代感、科技感的“未来之城”和南京数字城市建设的示范样板,绘就未来南京城市发展的美好蓝图。
当前,江宁区正大力推动“产业链”发展,强化创新链条、加速资源融合,加快打造创新名城核心区。围绕加快构建具有江宁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助力南京市全面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新格局,江宁制定了《江宁区关于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的工作方案》、《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明确打造软件和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绿色智能汽车等八条产业链,产业链链长由区领导担任,一条产业链、一位区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位专班负责人,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为推动南京制造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贡献江宁力量。
此外,江宁八大产业链各环节较为完备,产业链齐全,基本能够实现核心技术(产品)自主研发、生产、升级、维护的全程可控。其中,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基础完备,埃斯顿机器人智能工厂项目入选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国电南自被工信部列入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随着中兴通讯、格力电工等项目的相继落地投产,全区智能制造产业营收预计每年增25%左右,到2025年产业规模预计超1000亿元。智能电网产业则作为千亿级产业集群,集聚了南瑞集团、国电南自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汇聚了薛禹胜、沈国荣等6位“两院”院士领衔的大批行业专家和技术骨干,目前正在大力建设IGBT模块封装测试生产线、电力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等一批重点项目,具备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据江宁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江宁将着眼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竞争格局重塑,聚焦八大产业链,明确主攻方向,强链补链,着力培育产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关键环节竞争力强的单项冠军企业;着力拓展推广应用场景,重点围绕生产制造、商务服务、城市治理、民生保障等方面,推进新的应用场景建设项目,为技术超前、模式先进的产品提供更多更好的应用空间;着力引导各类资本介入,充分发挥园区产业发展子基金的引导作用,加大TMT、先进制造等专项直投基金投资力度;着力加大高端人才集聚,深入实施“创业南京”英才计划、“创聚江宁”人才工程,集聚顶尖专家和高端团队,培育创新型企业家;着力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加快建设新型研发机构,通过技术合作、成果开发、项目孵化等方式,打造一批产业发展平台。
编辑 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