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发布了27个2024年“五老”工作室优秀案例名单,其中,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壹贰•叁”油画“五老”工作室榜上有名,成为广东唯一上榜的“五老”工作室。
入选全国“五老”工作室优秀案例,布吉街道“壹贰•叁”油画工作室亮点何在?据了解,该工作室主要为“特殊”青年画者提供公益性、技能性、成长性的专业化服务,开设了油画基础、素描基础、静物描绘基础、风景画基础、油画欣赏等多门课程,每周六、日定期授课,画室负责人蒋庆北及“五老”教师团队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技巧、经验、心得无私地分享给大家,帮助残障人士系统提升绘画技能,至今已开展上千次培训,不少学员在掌握了油画技巧后,在社会上顺利就业。目前,工作室成立17年间,累计培训学员100多名,帮助80%残障人士实现自立谋生。
工作室缘起:插上逐梦的翅膀
早在20世纪90年代,香港画商把油画加工制作产业带到了布吉大芬村,聚集起一大批临摹画工,也吸引了一群身残志坚的青年油画工作者前来逐梦。由于只受过简单的油画技能培训,加上身体的缺陷,他们只能在作坊里从事一些简单机械的批量临摹工作,收入较低,生活也相对艰难。
有许多人想通过正规系统的学习来提升绘画技艺,改变生存境遇,但受限于身体和经济条件,追梦之路走得极为艰辛。
2007年,布吉街道了解到特殊群体迫切提升技能的需求后,在龙岗区关工委和大芬油画村管理部门等单位支持下,在大芬美术馆三楼腾挪出一间100平方米的画室,并投入经费购置了画架、台凳等必要设备,成立了以国际残疾人日命名的“壹贰·叁”画室,为特殊青年画者提供公益性的专业技能服务,帮助他们插上逐梦的翅膀。
硬件设施有了,去哪里找有绘画技艺的人?布吉街道关工委、大芬油画村管理部门积极动员从事油画创作的“五老”人员加入“壹贰·叁”工作室,园区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蒋庆北就是第一个站出来响应号召的人。
“2007年,我们大芬美术家协会刚成立,那时候觉得自己年龄比较大,又是党员,觉得自己应该主动站出来,为大家做点事。”蒋庆北说。
正是蒋庆北这份初心使然,让布吉街道“五老”工作室成为全国27个优秀案例之一。在蒋庆北的带动下,李济勇、李铁香、谢非、王同行、尚波等一批“五老”画家积极加入。自此,一个10人左右的美术专业“五老”工作团队正式组建,也开启了17年的关爱帮扶之旅。
17年来,该工作室坚持定时、定点,累计为100余名学员提供免费的培训,先后被深圳市、龙岗区关工委授予优秀“五老”工作室称号;同时,工作室牵头人蒋庆北获评深圳市“优秀共产党员”、龙岗区最美“五老”,学员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父亲”。
励志故事频现:有学员将个展办到法国
有了逐梦的翅膀,特殊青年画者便开始在那绘画创意的广阔天空自由翱翔。
加入“五老”工作团队的德艺双馨画家们,结合特殊青年画者的实际情形,开设了各种油画课程,并在每周双休日定期授课,帮助学员系统提升绘画技能。除室内专业课外,“五老”工作室每年还组织3到4次外出写生,帮助学员提升细节刻画、动态描绘的能力。
学员们经过培训学习,掌握了油画临摹技巧后,得以在大芬油画村顺利就业、崭露头角。目前,曾在该工作室参加培训的学员中,有近八成实现了自立谋生,并有5人成长为行业佼佼者。
比如,有大芬“维纳斯”之称的傅小兰,她从重度肢残到零基础自学绘画,到成为2013年中国“梦想与力量”梦想组获奖者,还将个人画展办到了法国,不仅荣获当地最高艺术奖,还是第一个在高更的精神家园办展的中国女画家。
1996年就来到大芬的陈志卫,是最早一批加入“壹贰·叁”画室的学员中的一个。他回忆,当年刚来大芬时,只会画临摹作品,每天要画十几张以上,才能维持生活,就这样画了十年,几乎没有什么进步。2007年他开始跟蒋老师系统地学习,通过不断的努力,现在他的作品频频参加各级展览,已有两次入选了省级美展,四次获得深圳市绘画职业技能竞赛二等奖。
更多的励志故事不断激励着大家。听障画家揭伟峰、蔡志城,肢残画家文开万等,都凭借扎实的绘画功底,在各届深圳市绘画职业技能竞赛和其他美术大赛活动中获得过大奖。
布吉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在“壹贰•叁”油画“五老”工作室的学习,学员们的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身体上的障碍并不能阻挡他们心灵前行的脚步,画室学员们在这里也有着强烈的归属感,非常享受绘画带来的价值感和社会认同感,他们用自己的勤劳智慧获得了社会的尊重,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我们画室的女杰傅小兰,夫妻俩只有一只好手,但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将自己的画展办到了法国;文开万夫妻只有一只好脚,但成功在大芬油画村开办莫奈画廊,也是励志的典型。此外,还有宁蕾、詹兴祥、张莉等人,都形成了各自的艺术特色,平时大家也都会互相交流学习。”蒋庆北说,“我最早的初衷是帮助学员们提高能力,希望让他们未来的生活更轻松一些。现在看到他们做得很好,甚至有的走到了国外,有的还在当老师,我觉得很欣慰。”
众人拾柴火焰高:让爱心汇流成河
画室成立至今,蒋庆北一直坚持把自己部分画作的收入用于工作室,购买颜料、画布、画架等材料设备,带动了工作室内其他人捐款捐物,帮助工作室运营、成长。
“我的家人对我都很支持,觉得我帮助别人也是让自己过得更充实,家人的支持是我在大芬坚持这么多年的一个动力。”蒋庆北说。
受到蒋庆北的熏陶,一些从画室“毕业”的学员,纷纷主动利用休息空余时间返回工作室,帮老师们带“学弟学妹”,将爱心不断传递。
尤其是近些年,在工作室“五老”团队的带动下,大芬油画村部分知名画家也积极参与到公益培训中,不仅教授绘画技能,还利用自身影响力,发动社会各界人士进行爱心募捐,用于资助困难画工和帮助工作室运营。目前,已累计捐款捐物20万余元,帮助了10多名困难画工渡过难关。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单位加入爱心帮扶中,纷纷链接资源、搭建平台来帮助特殊青年。比如,区、街道关工委帮助工作室链接客户,仅2023年的一次油画交易活动就促成上万元交易额;大芬油画村文化发展中心、大芬美术馆、大芬美术家协会多次协调场地、资金等,帮助工作室学员举办专题画展,近年来,“壹贰·叁”工作室先后举办了“窗外的阳光——爱心美术展”“阳光下的逐梦者”“阳光相伴 逐梦前行”等油画作品展,提高了学员的个人知名度和作品关注度,激励他们创作更多优秀原创作品。
现如今,杨永智等新一代大芬党员画家也已接过爱心接力棒,每个周末,都能见到20余名学员聚集在画室,一起参加培训、练习、交流……未来,暖心故事还将在这里不断续写,正如蒋庆北说的那样,让“五老”工作发展得更好,社会就会多一份温暖的力量。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