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记》创作于1943年,时隔81年,张爱玲的文字依然如手术刀般闪着寒光,她笔下旧时代女性的悲剧故事,对于现世依然有着穿透时光的力量、显微人性的锐利与启示。11月2日20:00,由张爱玲同名原著改编,许鞍华导演,王安忆编剧,焦媛主演的话剧《金锁记》将在深圳保利剧院上演。据悉,该剧将以全粤语演出,还原故事中的时代风情。
话剧《金锁记》自2009年问世后,曾创下香港舞台剧演出场次纪录,历经6轮全国巡演至今演出超134场,在各地留下极佳的口碑。《金锁记》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故事中,曹七巧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拆散女儿的爱情。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话剧《金锁记》导演许鞍华是香港著名女性电影导演、监制、编剧。她是唯一一位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得主,三次获得金马奖最佳导演。2017年6月,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正式宣布许鞍华成为奥斯卡评委会成员。2020年获得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授予的“终身成就金狮奖”,成为全球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女导演。
导演生涯中,许鞍华与张爱玲有过多次交集:拍《倾城之恋》时她是意气风发的新锐导演,历经十年沉淀后她拍出了《半生缘》,而《金锁记》则是许鞍华唯一一部舞台剧导演作品。
许鞍华的《金锁记》沿用了许多电影的叙事风格和表现手法:节奏明快,舞台风格化。在舞台处理上,许鞍华选择了简约“留白式”的舞美呈现,简洁利落的舞台,白色的藩篱留给观众无尽的想象。许鞍华说,没有了布景、环境的限制,舞台上的自由度可以更大——从实到虚再到实,她说:“有着更自由的空间”。
编剧王安忆系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教授,1996年发表个人代表作《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4年《发廊情话》获第三届鲁迅文学优秀短篇小说奖。2013年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王安忆在保留原著中曹七巧一生故事主线的基础上,对剧情作出了重要的取舍:删掉儿子长白的剧情,仅保留女儿长安与母亲曹七巧跨越两代人的故事。
剧中主演、曹七巧的饰演者焦媛是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艺术(荣誉)学士,2017上海静安戏剧谷最佳女主角。她于2005年创办焦媛实验剧团并担任艺术总监,被誉为“香港舞台剧女王”,表演以大胆、泼辣、有力著称。自2009年第一次饰演曹七巧起,她每次的演绎都为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2012年,焦媛凭《金锁记》曹七巧一角提名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的主角奖及现代戏剧谷2012“壹戏剧大赏年度最佳女主角”。2017年,她又凭舞台剧《金锁记》《阮玲玉》在“壹戏剧大赏”中荣获“最佳女演员奖”。
(演出方供图)
编辑 王雯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