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童诗东莞 筑梦未来”2024东莞儿童诗大赛终审现场会,在东莞市文化馆举行,并揭晓获奖名单。其中,《海的女儿》等5篇作品获得一等奖、《分界线》《深夜奇谈》等15篇作品获得二等奖,《烫嘴的太阳》《无能的修正带》等30篇作品获得三等奖,《云的玩具是雨》《如果我变成了风》等95篇作品获得优秀奖,庄丽如、伍海莉等30位老师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东莞市文化馆谢岗分馆、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等20个分馆和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本届儿童诗大赛由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指导,东莞市文化馆、东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东莞市文化馆各镇街分馆、《东莞时报·莞邑少年》协办,于今年6月启动,历时4个多月,共收到2881位作者共6000余篇稿件。主办单位邀请省内10位著名诗人组成初委会和终评会,经过两轮线上审读和现场评审,评出以上大获奖名单。
近年来,在东莞市文化馆的带动下,全市儿童诗公益活动不断涌现,如“好好说话,天天读诗——东莞市小诗人沙龙”诗歌文化公益品牌已持续举办9年之久,东莞儿童诗创作氛围日益浓厚,在此基础上,首届东莞市儿童诗大赛2020年应运而生,至今已举办5届。5年来,参赛作品数量一年上一个台阶,今年达到6000多首,创下历年新高。大赛的影响也不断扩大,得到了全市分馆和中小学校的高度重视,参赛学校达175所,展现了东莞市深厚的童诗创作实力,收获了丰硕的创作成果,提升了童诗创作水平。
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校园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一级作家方舟表示,儿童诗教育是“种子”事业,是“春雨”行动。东莞市儿童诗大赛作为东莞市小诗人沙龙活动的衍生项目,历时五届,已成长为一个广受关注的制度化赛事,成长为助力小学生素质教育和诗性教育的馆(文化馆)、媒(媒体)、校(学校)合作共建的优质诗教平台,实现了校内校外资源共享,其目的就是以美怡情,以美启智,以美塑魂,以美美人,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鼓励孩子们开笔写诗,敢于表达,真实表达,善于表达,让全社会看见孩子们的诗性之光,展示东莞儿童诗创意写作的诗教文化成果,意义深远,也令人鼓舞。
6000多首童诗,既有丰富的想象、也有对周边的观察写实,我手写我心,我观察生活,生活反哺我真挚的情感,成就一篇篇精彩的美作。如《海的女儿》(组诗),描绘了人和海之间的情感互动,放飞了孩子在海边产生的想象和思绪,美好的夏天和海边童趣在孩子的笔触中跃然纸上。还有反映留守儿童的作品《村庄的叹息》,大人远赴城市,孩子留守故乡,骨肉分离的情感直击读者的灵魂。这些美好的作品提升了孩子对汉语的敏感性,反映了孩子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丰富了他们的心灵,滋养了他们的灵魂。
2023年,东莞被授予“中国诗歌之城”。大赛终评委、一级作家、著名诗人黄礼孩表示,通过儿童诗大赛这样的活动,可以进一步巩固和传承城市的诗歌文化,同时鼓励创新,让诗歌文化在新一代中焕发新的活力,同时带动家长及学校对诗教的重视和认识。2024东莞儿童诗大赛是对东莞少儿诗歌教育的大扫描与大观察,是东莞诗歌种子的发现,也是对东莞学校及老师在诗歌教育与写作方面的田野调查及激励,特别是为学校在社会范围内推广审美教育积累经验。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