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桃源社区开展孤独症儿童艺术疗愈公益课程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石磊 文/图
2024-10-22 16:2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由深圳市南山区金色年华特殊儿童干预中心承办的,桃源街道桃源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我们都是艺术家”——孤独症儿童艺术疗愈课程圆满结束。该项目全程在金色年华特殊儿童干预中心内实施,自4月起至10月,共开展了40课时的艺术绘画、非洲鼓、奥尔夫音乐游戏等艺术疗愈课程。来自桃源社区的16名孤独症儿童免费参加了课程的学习。

该项目第一课是绘画课程,课程名称为“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孩子们在老师的示范和辅助下,先画好篮子和芭蕉叶,接着上色,最后用海绵拓印上樱桃即完成作品。绘画课程中还开展了一次非常有意思的“植物拓印画”课程,拓印过程中的墨色变化、纹理效果等都给作品增添了独特的美感,让孩子们在参与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

学习非洲鼓乐曲《拍拍手》及《问好歌》,是非洲鼓课程的第一节课。在正式上课前,老师给孩子们讲解了有关非洲鼓的知识,给孩子们观看有关非洲鼓的表演视频,让孩子们对非洲鼓有个基本的印象和认识,能够更好的进入状态之后,老师再讲解非洲鼓的击打方式和正确坐姿等,培养孩子们学习非洲鼓的兴趣。

奥尔夫音乐游戏课程,主要是老师通过律动游戏的方式与孩子们进行互动,进而拉近师生距离,随后引导孩子们一起欣赏学习音乐,并让孩子们一起进行相应的身体律动,再带领孩子们认识每节课需要使用的乐器,并讲解每个乐器的使用方法,让孩子们学会用乐器演奏音乐。奥尔夫音乐课程主要是让孩子们感受同一节奏下不同的表达,感受奥尔夫音乐的氛围。

金色年华特殊儿童干预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儿童绘画是一种表达自我、探索世界和促进个人发展的重要方式。绘画可以帮助孩子们处理和表达他们的情绪,是一种情感调节的工具。非洲鼓和奥尔夫音乐课程的学习,能够增强孩子们的四肢协调性、手脑并用能力,培养节奏感,提升观察力、记忆力等,还可锻炼团队合作意识,让内向孩子变得开朗自信。孤独症儿童通过这一系列艺术疗愈课程的学习,不仅提高了情绪表达能力,还学会了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我,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家长们也表示收获颇丰。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石磊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