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获得8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广大宣
2024-10-18 19:4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0月17日,全省科技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颁发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记者从广州大学获悉,该校以第一单位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科技合作奖1名,青年科技创新奖1名,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

据了解,2023 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共有218个项目(人)获奖,其中突出贡献奖1名、自然科学奖31项、技术发明奖11项、科技进步奖132项、科技合作奖5名、青年科技创新奖20名、科技成果推广奖18项。

广州大学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项目为“时空信息数智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第一完成人为张新长教授。时空信息数智化平台是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行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支撑。该研究创新提出基于社会感知的人群行为模式提取和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城市目标动态感知方法,实现城市人地关联时空信息智能泛在感知。

其研发基于全局-局部混合时空索引的大场景多模态时空数据高效组织管理和自适应可视化技术方法,突破并行计算与高性能可视化难题,奠定城市时空大数据的精准融合与动态分析的基础;研发时空信息数智化平台,协同政府部门、人民群众多方主体,在国土空间规划、营商环境、社会精细化治理等领域支撑政府科学决策。

并且,该研究建立人地关系时序分析模型、城市体征细粒度监测、潜在危害预测等模型,实现对城市安全的超前预警和精准研判。

广州大学科技合作奖获得者为郝洪教授。他是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亚学术最高荣誉“桂冠学者”,也是国际知名结构抗震、抗爆抗冲击、结构健康监测专家,创建包括冲击、震(振)波传播、合成、建模、试验、监测等新理论技术体系。郝洪主持科研项目50多项,研究经费超亿元,发表高水平SCI论文870余篇,他引近26000次。

目前,郝洪正组织编写世界上第一部地震动多点输入振动台阵试验规程。他连续多年在SciVal数据库土木结构领域全球第一,在2023年斯坦福大学 “世界前2%”顶尖科学家职业生涯中排14325,土木工程第12;年度榜单上排2861,土木工程第6。郝洪长期与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培养160余名中国学者和学生,其中18人次获国家级人才称号,其贡献受到国家高度认可,作为海外科学家代表受邀观礼60周年国庆盛典。

广州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为刘海教授。刘海现任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2021年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2023年入选“感动广州的最美教师”,牵头获2023年广东省青年科技创新奖和广东省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刘海长期从事地下隐蔽缺陷探测方法研究,针对隧道衬砌和公路路面等层状结构,以及空洞、管线和钢筋等孤立目标,形成基于无损探测技术的结构安全评价和灾变预警研究体系。

基于其研究成果,刘海分别在2020年12月2日和2024年6月2日对嫦娥五号和六号月壤结构探测仪雷达数据进行准实时处理,为两次月壤钻取任务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2021年6月,刘海利用超声相控阵对赛格大厦钢管混凝土柱进行脱粘缺陷检测,为其结构动力性能下降的原因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朱良骏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广大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