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出海”,南山区在新加坡设立出海企业服务站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震霖
2024-10-18 17:44
摘要

当地时间10月18日,在南山区政府指导下,“深圳市南山区出海企业新加坡服务站”在南山区总部企业开域集团新加坡办公室揭牌成立。

“这是国内目前鲜有的,由政府倡导设立的海外服务机构,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克服文化差异和法律壁垒,更有效地进行本地化操作。”开域集团具体负责服务站在新加坡的运营工作,该集团董事长兼CEO施侃日前接受深圳特区报采访时表示,服务站将提供精准的本地化服务支持,帮助后来者少走弯路,少“交学费”。

此次在新加坡设立服务站,是南山区打造企业出海服务平台的重要举措,将为南山区企业提供商务对接、投资咨询、法律支持等全方位服务,助力企业在海外市场稳健发展。

10月18日,南山区在新加坡设立出海企业服务站

海外市场诱惑与风险并存, 企业如何避开“暗礁”?

出海,是企业发展“必选题”,也是成长的“烦恼”。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南山企业就开始布局出海业务。创维集团在1992年就率先迈出国门,中兴通讯的业务也已覆盖110多个国家,海能达在全球设立近100家分支机构……而今,南山企业“走出去”的边界正不断拓宽,也要面临法律政策壁垒、文化差异、市场准入难、地缘政治风险和供应链整合不足等问题。

海外市场诱惑与风险并存,企业如何避开“暗礁”?南山给出的答案是打造“抱团出海”模式。南山区希望以通过打造一体化的企业出海服务平台,将区内的企业资源整合起来,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出海支持,减少重复投入和市场开拓的困难。

“像日本和韩国的企业,他们在出海时通常带着上下游供应链一起出击,这种模式使得他们在当地迅速建立了生态系统。中国企业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施侃提到,日本企业在海外市场中依靠团体优势,不仅能够提高效率,还能大幅度提升当地市场的影响力。而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也需要通过建立类似的集聚效应,抱团发展,才能在全球市场中形成更强的竞争力。

此次设立的新加坡出海服务站,便是“抱团出海”的具体举措。通过整合开域集团自身的资源与经验,服务站将为南山乃至更多中国企业提供从市场调研、法律合规到文化适应等全方位的支持,帮助企业在海外市场中少走弯路,提升出海效率。

近年来,开域集团的海外团队凭借经验丰富的本地专业人才队伍,在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9国设立办公室,以本地化运营,实现对全球客户全方位、跨地域的综合性商业支持。“我们希望通过服务站,帮助南山区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集聚效应,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形成一个强大的企业联合体,互相支持、共同发展。”施侃说。

跨越壁垒打开新兴市场,更需要国内企业共享信息,互助共赢

近年来,从以智能硬件、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制造业,到以移动互联网、跨境电商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再到以中式茶饮为代表的新餐饮,南山企业的全球化布局能力不断增强,品牌和技术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其中,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成为了企业出海的重点地区。这些地区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且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上有着明显的增长空间。施侃指出:“东盟6.7亿人口的庞大基数,加之与中国长期的经济合作,使得东南亚地区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目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领域的空白,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然而,新兴市场的吸引力背后也伴随着风险。施侃提到,尽管东南亚和中东市场潜力巨大,但法律体系的复杂性、政策的多变性以及文化差异都给中国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例如,菲律宾的税务制度非常复杂,初期我们遇到了不少阻碍,最终通过本地化合作和法律顾问的帮助,才逐步解决了税务问题。”他还特别提到,东南亚国家在劳工政策、政府监管以及商业习惯方面与中国有很大不同,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出海企业在最初阶段面临沟通和合作的障碍。

如何跨越市场准入门槛,跨越各国的法律壁垒和文化差异?即便是法治完善的新加坡,开域也曾遇到困难。“我们刚进入新加坡市场时,对当地的法律环境并不熟悉。特别是在公司注册、法律合规、团队管理等方面遇到了不少挑战。”施侃回忆道,一开始他们聘请了一家针对外国企业的注册代理机构,结果收费高昂且服务效率不高,最终花费了1万美元才完成了注册。

他还提到,文化差异带来的管理挑战同样不容忽视。在新加坡,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包括华裔、马来裔、印度裔以及来自欧美等地的员工。如何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建立高效的工作团队,是管理层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

通过新加坡服务站的设立,南山区和开域集团希望能为后来者提供更多资源和信息共享,帮助他们在这些问题上少走弯路。

开域集团董事长兼CEO施侃日前接受深圳特区报采访

打造一站式出海服务平台,让新时代企业出海开拓更顺畅

从丝绸之路到下南洋,坚韧不拔的中国人出海拼搏历史悠久。

南山选择了政府主动作为、主动支持,带领企业家出海出击,已然不再是单打独斗。记者了解到,南山区正推动打造一个集信息共享、资源整合、服务支持于一体的企业出海服务平台,致力于成为企业出海的国际总部基地和外企来华的服务窗口。近年来,南山区出口态势持续向好,企业的“出海”需求旺盛。目前,南山港区(包括蛇口港、赤湾港、妈湾港)已联通全球,开辟了169条国际班轮航线,集装箱吞吐量1357.79万标箱,货物吞吐量14318.29万吨,基本覆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

开域集团的全球化布局就离不开南山区的支持。施侃回忆道,2020年开域集团被引进南山,并逐步将公司的架构和大部分业务转移到该地区,成为南山区的总部企业。从那时起,南山区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政府支持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施侃特别感谢南山区的务实风格和高效地解决问题能力,使企业能够专注于自身的业务扩展。

南山区还通过与海外政府、机构的密切合作,帮助企业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施侃特别提到,2023年,深圳市政府代表团访问了新加坡,并带领开域集团与当地的中国驻新大使馆进行了对接。这次访问为开域集团打开了与新加坡市场的联系,也为企业在当地的业务扩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南山区政府还带领开域集团等企业前往非洲等新兴市场,帮助企业寻找到新的商业机会。例如,施侃在采访中提到,通过南山区政府的带领,开域集团在肯尼亚成功落地了一个智能交通项目,利用AI技术为当地高速公路提供智慧交通解决方案。这不仅是开域集团技术实力的体现,也是南山区企业走向国际的重要标志。

“没有南山区的帮助,我们很难在非洲这样的市场上迅速找到对接方并实现项目落地。”施侃深感政府支持对企业出海的重大影响。他认为,政府的信任支持不仅增强了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公信力,也帮助企业在与当地政府、合作伙伴的沟通中更加顺畅。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吴德群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震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