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和验证码都没给,钱怎么还是被骗走了?揭秘这种新套路→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2024-10-16 21:05
摘要

“都说要保管好密码和验证码,可这两个码都没给骗子,钱怎么就被转走了?”一些受害人遭遇电诈后,不免心生疑惑——银行卡里的钱到底是怎么被骗走的?科技飞速发展,诈骗手段也在不断翻新,一种名为“共享屏幕”的新型诈骗方式兴起,给人们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深圳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揭秘这种让人防不胜防的诈骗手法,帮助广大市民守护财产安全。

近日,市民李先生接到一个自称是某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准确报出了他的航班信息和姓名,并声称他将要乘坐的航班因故取消,可以获得相关赔偿。为快速处理,“客服”要求李先生下载一款“屏幕共享”软件,以便“指导”他完成赔偿流程。李先生没有多想就照做了,在手机上打开了屏幕共享。在“客服”地引导下,他打开手机银行APP,并输入账号、密码和收到的验证码。没过多久,“客服”表示赔偿流程已完成,李先生很快就会收到赔偿款。

可还没等到赔偿款,李先生却先等来了一个坏消息。他挂断电话后,银行给他发了一条扣款通知——账户内数万元被转走了!他这才意识到被骗,随后立即报警。警方调查后发现,这名“客服”实为诈骗分子,通过屏幕共享的方式窃取了李先生的银行账户信息,并迅速转走了资金。这是怎么回事?

记者从深圳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了解到,“共享屏幕”本是一种方便的远程协作工具,是网络视频会议软件中的一个便捷功能,然而诈骗分子却利用这一功能,将其变成实施诈骗的手段。诈骗分子通常利用获取到的受害人信息,编造各种理由,如冒充各类平台的“客服”解决问题,或假冒“公检法”调查案件,进而获取信任,随后便以指导操作为借口,引导受害人下载具有共享屏幕功能的会议软件,并诱导点击打开屏幕共享。这些软件可能通过应用商店直接下载,也可能通过点击不明链接下载。一旦屏幕共享开启,手机上的任何信息都会同步显示到对方的电脑或手机上,包括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正是利用这些信息,诈骗分子将受害人钱财进行转移。

如何正确地退出“共享屏幕”?记者在尝试使用共享屏幕软件时发现,退出屏幕共享时容易造成假象,即只是退出了主屏幕或切换到了其他软件,这时手机上的信息仍然可以被他人同步查看屏幕内容。据悉,很多受害人也是在被骗后才发现并没有 真正退出“屏幕共享”。正确的退出方式是在软件内点击关闭按钮,或找到功能键并点击“停止共享”,才能真正关闭“共享屏幕”功能。

针对这种新型诈骗手法,深圳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提醒,当陌生人要求下载某个软件或打开某个链接进行“共享屏幕”时,请务必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在接到自称是客服的电话时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对方身份,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无论对方以何种理由要求开启“共享屏幕”,都要坚决拒绝。因为一旦开启屏幕共享,手机上的所有信息便犹如“裸奔”,都可能暴露给对方。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闻坤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