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耀坪山|杨业光:不舍不弃照料前妻,热心调解服务社区

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雄鹏
2024-10-16 10:42
收录于专题:文明之光耀坪山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杨业光,坪山街道退役老兵,曾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1983年退役后,他始终保持军人的优良作风,勇敢地将家庭责任、社会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对前妻不离不弃,对家人细心照顾,热心于为民服务,积极传播正能量。

杨业光曾荣获“坪山文明之星”称号。

参军入伍保家卫国,把使命放心里

对于一当兵就上战场这段经历,杨业光从骨子里引以为豪。他常讲:“我出生,好像就是为了当兵,当兵,就是为了打仗。”他从18岁开始,连续四年报名参军,直到1979年1月才梦想成真。得知当兵就要上战场,亲戚朋友都为他捏着一把汗,有的甚至劝他打退堂鼓,而他义无反顾。就这样,杨业光成为了某部炮兵团指挥连的一名战士。

据杨业光回忆,真正到了战场,完全没有了之前兴奋、好奇的心态,取而代之的是紧张、恐惧。2月17日凌晨,刚刚当兵一个月的杨业光,接到任务与几名战友一起到阵地附近的高山开设观察所,及时向后方报告敌军阵地部署和准确的炮火打击地域情报。此时的杨业光,早已将最初的紧张和胆怯抛得一干二净,随之而来的是击退敌军的满腔热血。

在28天的战斗中,他们团不断向纵深推进,为步兵部队提供了强大火力支援,被誉为“战争之神”炮兵团。在战争中,杨业光也目睹了不少战友的牺牲和流血,对人生有了更多的领悟。

危难之际伸出援手,把责任扛肩上

1983年退役后,杨业光认识了冯安娜,两人很快喜结连理。并育有两个儿子。几年后,因工作变动、子女教育等家庭琐事,杨业光和冯安娜的婚姻关系走到了尽头。刚过不惑之年的杨业光,靠打零工维持着自己和两个儿子的生活开销。

2014年,2个儿子长大成人,杨业光也即将退休,突然接到二儿子打来的电话,得知前妻冯安娜晕倒在卫生间,需要人照料,考虑到多年来的夫妻情分和孩子们的期盼,他毫不犹豫伸出援手。“我当时就想着马上退休了也没什么事情,而且不管我们之间发生过什么,她毕竟是两个孩子的妈,她有困难,我肯定是要第一时间站出来的,这是我的责任”杨业光说。

此前,杨业光对照顾人并不擅长,只能向护工学习护理知识。洗衣做饭、打扫整理、剪发洗发、护理按摩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杨业光刚开始时总是手忙脚乱,而后经过无数个日夜的练习,不论是日常生活照顾还是插管、按摩等医疗护理,杨业光成了半个专家。冯安娜卧床多年,大小便失禁,但在杨业光的悉心照料下,全身衣物十分干净,床上的被褥、枕套也十分整洁,从没有生过褥疮。直至2022年7月,冯安娜安详离世。

漫长的救治医疗几乎掏空了杨业光的家庭积蓄,街坊邻居看他如此辛苦,曾有人劝他放弃,而他总是这句话:“这都是我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调解服务为民着想,将爱心落实处

多年来照顾前妻之余,杨业光作为坪山区参战老兵联谊会的会长,致力于为参战老兵、退役军人办实事、解难题。在退役军人中积累了较高的威望,“有事找老杨”成为了参战老兵的口头禅。

2019年,坪山区成立退役军人事务调解工作委员会,杨业光成为调解员,参与各类涉军矛盾纠纷的调解;2022年,坪山区成功培育首家退役军人“红星堡垒户”,杨业光成为常客,积极参与老兵故事宣讲、纠纷调解;同年,坪山区各街道、社区相继设立“老班长工作室”,杨业光坐镇工作室,作为“老班长”协助开展政策宣讲、理论学习等活动。慕名来找杨业光倾诉心声的退役军人也是越来越多。对此,杨业光总是热情接待、耐心解答问题、真诚化解矛盾。他经常指着“老班长工作室”感叹:“这儿就是咱们退役军人的家,我一定要当好这个老班长!”

在平凡的日子里,做不平凡的事。杨业光对前妻不离不弃,对长辈、家人细心照顾,热心于为民服务,积极传播正能量。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以中国男儿的责任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谱写了人间的至亲至孝之情。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党毅浩 二审 王雯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雄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