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0月14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32.3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5.3%,其中,出口18.62万亿元,增长6.2%;进口13.71万亿元,增长4.1%。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发布会上介绍,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主要呈现五方面特点:
一是进出口总值创出新高,各季度都在10万亿以上。前三季度历史同期首次突破32万亿元,各季度分别进出口10.15 万亿、11 万亿、11.17万亿元,都超过了10万亿,这在历史同期也是首次。
二是各类经营主体保持活跃,民营企业实现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7.78万亿元,增长9.4%,占外贸总值的55%,提升2.1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9.53 万亿元,增长1.1%,连续两个季度增长;国有企业进出口4.95 万亿元,增长 0.1%。
三是市场多元化稳步推进,与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实现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5.21万亿元,增长6.3%,占比提升至47.1%;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9.63 万亿元,增长4.5%,其中对东盟进出口5.09万亿元,增长9.4%。同期,对欧盟、美国分别进出口4.18万亿和3.59万亿元,分别增长0.9%、4.2%。
四是出口产品结构优化,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四成。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 11.03 万亿元,增长8%,占出口总值的 59.3%。其中,高端装备出口增长43.4%,集成电路、汽车、家用电器出口分别增长 22%、22.5%、15.5%。此外,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3.13万亿元,增长2.8%。
五是进口产品丰富多样,大宗商品进口量稳定增加。前三季度,我国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5%。其中,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产品 9.01 亿吨,增加 4.8%;铁、铝等金属矿砂11.38亿吨,增加4.9%。同期,集成电路、汽车零配件进口值分别增长 13.5%、4.6%。消费品进口超过1.3万亿元。
海关总署:有条件、有信心实现全年外贸质升量稳目标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10月14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32.3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5.3%,各季度分别进出口10.15万亿、11万亿、11.17万亿元,都超过了10万亿,这在历史同期是首次。
王令浚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货物进出口稳定增长,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可以说是量增质优。他表示,今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能够保持稳定增长,取决于供需两个方面:
需求方面,从国际看,最新的世贸组织报告上调了对全年货物贸易量增速的预测,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等机构认为,全球经济正在企稳,外需回暖为我国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前三季度,我国对欧美日等传统市场出口增长了4.2%,对东盟、拉美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了12.3%、13.7%。从国内看,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带动前三季度煤、天然气、铁矿砂进口量分别增加了11.9%、13%、4.9%。随着消费电子行业周期性上行,半导体制造设备、集成电路、平板显示模组等进口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消费市场延续平稳增长态势,特色水果、葡萄酒、服装等消费品进口分别增长了7.1%、28.9%、6.1%,有效对接了国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供给方面,当前我国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非常明显,创新让中国制造受到更广泛的青睐。从高端化看,中国制造展现过硬实力,比如,近期我国出口了全球最大的生产储卸油平台,单价就超过了百亿元,按排水量计算,相当于5艘航母的排水量,这代表了全球海工装备的最高水平。从智能化看,像扫洗拖一体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可以自行调制十余种口味的全自动咖啡机等一大批智能家电广受海外客户欢迎。前三季度,家用电器出口增长了15.5%。从绿色化看,我国新能源产业有效对接全球绿色发展潮流,风力发电机组、电动汽车出口分别增长了73.9%、22%。
关于四季度走势,王令浚认为,四季度进口稳增长是有基础、有支撑的。
他表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经济增速低于本世纪初前20年的平均水平。主要经济体持续增长动能不足,9月份美联储、欧央行均调低了今年各自经济增长预期0.1个百分点。此外,部分国家频繁对我产品采取贸易限制措施,国内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近期也出现了一些波动,这也给外贸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他同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潜力大、经济韧性强等有利条件没有改变。近期各部门各地区正加紧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决策部署,积极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和经营主体健康发展。随着政策协同发力,我国经济将持续稳定向上、向优、向好。
“我们有条件、有信心实现全年外贸质升量稳的目标。”王令浚说。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高灵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