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余万亩大豆收完!“五良”融合模式让质和量双飞跃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姜斌 刘畅
2024-10-14 12:40
摘要

1400余万亩大豆收完!“五良”融合模式让质和量双飞跃

10月14日,记者从北大荒集团农业发展部获悉,北大荒集团1400余万亩大豆收获告捷,多个地块实收测产亩产超600斤,喜获丰收。

高产稳产的背后,是北大荒集团优化“良田筑基、良种挖潜、良法配套、良机提质、良制增效”的“五良”高效融合发展的积极实践。“五良”融合模式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更实现了大豆质与量的双重飞跃。

大豆收获现场

粮食生产,根在耕地。在北大荒集团,黑土地保护早已成为常规工作,从2017年到2021年,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提高了2.9%,为大豆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北大荒集团还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提高耕地利用率上下功夫,仅2022年至2023年就治理侵蚀沟1635条、566.6公里,恢复生产功能耕地面积1412.46亩,增加大豆产能254吨。

种子是丰产的关键。北大荒集团坚持以良种挖潜,着力提升大豆良种繁育能力,扎实推进八五五农场、尖山农场、赵光农场3个大豆制种大县建设。

大豆收获现场

据八五五农场总经理纪伟波介绍,农场今年大豆种子田面积达到13万亩,预计生产良种2.6万吨,可供种面积在400万亩以上。这些年,农场通过繁育良种,有效带动了农场及周边区域大豆增产增效。就在10月9日,农场传来喜讯——大豆最高亩产达到622.92斤,刷新了农场历史纪录。

金秋丰收季,大豆满田间。眼下,北大荒集团梧桐河农场大豆收割作业已全面告捷,在科技的助力下,大豆产量稳步提升,喜获丰收。

近年来,梧桐河农场不断挖掘作物增产潜力,开展大豆单产提升行动,严把大豆种植的每一个环节,采取大垄密植、精量限深定位播种、根瘤菌接种、统一健身防病促早熟等技术,以标准化的播种和田间管理提高有效结荚数、收获株数,实现了大豆种植精准播种、科学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有效实现增产增收。

良法配套贯穿大豆种植过程

良法配套是确保大豆产量的又一大利器,在北大荒集团成效明显。集团积极实施大豆单产提升工程,主推大豆宽台匀密栽培技术模式,并集成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精量播种等高产技术。

“我们用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为大豆提供精准的水肥供给,已经试验了3年,并形成了‘三化一精准’技术管理标准。”齐齐哈尔分公司农业发展部副部长韩明政介绍。同样,在中国非转基因大豆核心保护区的九三分公司,今年遭遇了降水量偏少、土壤偏旱的考验,但由于积极强化农艺生产和防灾减灾措施,不仅大豆产量得到了保证,大豆百粒重还比往年增加了15%左右。

从丰产到丰收,机收减损是重要一环。北大荒集团以良机提质,改装收获机械,严格控制作业速度,将大豆机收综合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

查看收获质量

北安分公司依靠数字化、智能化设备,实现了对大豆生长过程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以科技赋能大豆产量提升,近10万亩大豆亩产超过500斤,圆满完成了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的目标。

良制增效是北大荒集团实现大豆全面积、全环节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手段。集团坚持农业农机两个“六统一”管理机制,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标准化水平。同时,经过多年的多品种试验、肥料对比试验、菌肥试验、栽培模式试验等一大批试验示范项目同步推进,结合数字农业、科技农业的加持,有效发挥良种潜能,降低了生产成本。并通过良种良法相配套、农艺农机相结合,保证农时、提升质量标准,带动了大豆大面积均衡增产。

秋收期间,各分公司、农(牧)场按照集团要求,提前做好地号踏查和实收籽粒水分的关注工作,针对不同熟期大豆品种的水分情况,在条件适宜时安排机车昼夜抢收,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北大荒集团通过“五良”融合模式,不仅实现了大豆的丰产丰收,也为农业现代化树立了新的标杆。未来,北大荒集团将继续深化“五良”融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姜斌 刘畅)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