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华柏路51号戴先生酒馆老板辉哥正细心打理临街玻璃窗前的绿色植物。自从8月30日华柏路主线通车,临街环境大幅提升,辉哥应客人的反馈要求,在店内增加大量绿植盆栽,与葱郁的街边绿化带相互映衬。
仅用2个多月时间主线通车,华柏路改造项目于9月底实现全线完工。作为中山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样板示范项目,华柏路改造如何高效高质完成任务,实现颜值与功能性的提升?它的成功经验后续能否复制到现有路网改造和城市建设升级中,本报记者进行了一系列走访。
花小钱办大事
3个月全线完工
10月11日上午10时,一辆洒水车缓缓驶过华柏路,车上的水泵开始工作,一束束清澈的水柱从喷头飞溅而出,划出优美的弧线,落在地面上,激起一片片水花。改造项目完工后,华柏路以高颜值和舒适性还路于民。
“8月底主线通车,9月底全面完工,我们又快又好又省又廉完成了任务。”中山市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琦表示,华柏路周边有学校,为了确保开学前实现主线通车,项目团队结合现场遇到的实际情况,不断地优化施工组织和交通疏导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华柏路改造在机动车道、人行道路面铺装选材等各个环节严格遵循“花小钱、办大事”原则。比如,华柏路沥青路面铺装采用了沥青原路面沥青回收料,通过运用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形成沥青混凝土作为下面层用,相对于采用常规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可节约造价约20%。
华柏路全长945米,设计车速为50公里/小时,双向5车道,采用城市主干道标准建设,改造后全线行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花岗岩铺装。按计划,项目为了保证车辆边通行边施工,具体分为四阶段实施,但随着病害处理方案变更以及配合华柏路供水管改造,施工团队对原施工组织和交通疏导及时进行了动态优化,调整采用了围蔽一段,建成一段,通车一段的方式。“项目涉及管线的单位多达45个,沟通协调的工作量巨大。”胡琦介绍说,华柏路沿线商业和住宅小区众多,项目团队克服了交通量大,地下综合管线复杂,工期短、任务重等一系列难题。
焕然一新
老城区呈现“最美人行道”
戴先生酒馆位于华柏路51号豪苑大厦1层102卡,临街的餐座正对着车水马龙的华柏路。从窗口往外一眼望去,整条华柏路视野更加通透开阔。
改造的是一条路,提升的是片区的品质。如今的华柏路,不仅车行道升级优化,人行道也焕然一新。花岗岩材料铺装路面平整、宽敞而舒适。路口新增止车柱,防止机动车等驶入人行道,还行人一个安全、便利的通行环境。沿线一些单位还主动退让围墙,这为人行道改造拓展空间。
施工单位围绕原有大树建设了树池凳和装饰灯带,地制宜丰富绿植,见缝插绿、一树一景,在华柏路沿线改造出多个新的绿色公共空间。市民逛累了,可以在坐在大树下的椅子上歇歇脚。“没想到,这里不只是路改造了,路两边的环境也同步改了,整个大变样了。”一位路过群众接受采访时说。
华柏路近几个月来的发生新变化,辉哥最有发言权。“店铺门前的人行道,以前是铺砖的,行道树的树根凸起,砖块经常性出现松动的情况,骑电动车经过的市民经常发生摔车的事故。”辉哥表示,经过改造的人行道全部使用花岗岩进行铺装,市民步行通过更加舒适。
改造后的华柏路人行道,宽约6至16米,是老城区除兴中道以外的最宽人行道。沿街高大的行道树尽情舒展身姿,茂密的树冠形成一把把“天然太阳伞”,脚下围绕翠绿的草坪,形成一条独具特色的林荫道。
“华柏路的人行道可称为老城区最美人行道,道路环境焕然一新,沿街人车分流,后续再协调处理好停车的问题,对我们商铺是一大利好。”辉哥表示,华柏路改造同步改善了沿街建筑面貌,提升了商业氛围。为了庆祝华柏路全线完工,他组织附近5家酒馆一起举行City walk活动,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发布,带动线下引流。
坚持“宜居、韧性、智慧”理念
促进城市更新
“华柏路的改造不仅关乎市民日常出行的便捷性,更是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的关键一步。”中山市代建项目管理办公室总工程师万敬龙表示,按照市政府工作要求,华柏路改造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适老化、儿童友好、无障碍等要求,合理设置盲道、缓坡,灯杆、护栏、垃圾箱、止车石、装饰井盖、控制箱等统一设计理念。
除了硬件的设施外,华柏路的改造还包括交通管控的优化。为保证华柏路主路畅通、更好地实现交通功能,结合华柏路道路功能定位和周边路网情况,华柏路改造项目对华柏路-白水井大街路口、华柏路-桂园路路口进行改造,用护栏进行隔离,将原红绿灯十字路口改为右进右出路口,提升华柏路通行效率。
“华柏路的升级,从民生、交通乃至经济发展方面,对石岐街道都产生了积极影响。”石岐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曾伟战表示,华柏路作为中心城区南北向交通主干道,升级改造后将有效缓解日常交通压力,显著提高居民的出行便利性,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居住环境。从经济发展来看,道路升级将促进区域商业繁荣,提升沿线商铺和物业价值,吸引更多投资。
打通“微循环”
畅通“大动脉”
自从深中通道通车,位于老城区的石岐商圈以深厚的文化底蕴迎来了八方宾客,开启了“人从众”模式。据统计,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孙文西路旅游休闲街区客流量超100万人次,拉动消费超3000万元,中央、省市级媒体相关宣传报道阅读量超320万。
“商圈汇集人流车流,对周边道路交通承载力和流畅性提出了新考验。石岐街道将致力打通内部‘微循环’,畅通对外交通‘大动脉’。”曾伟战表示,石岐街道将通过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优化老城区内部交通路网。截至目前,华柏路已顺利完工,盛华路与白石路西延段项目此前已完成建设,孙文中路正在改造中。华柏路项目的完工不仅是新起点,更是石岐街道有序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构建对外畅通、对内互联互通网络的重要一步。
“华柏路改造的成功经验将应用于其他的道路改造中。”万敬龙表示,目前正在推进施工的城市家具试点项目还有长逸路、位于岐江新城的沙湾路以及南区科学城周边的汇贤二路。这些在建项目均结合道路实际情况,融入了城市家具元素进行建设,其中长逸路和汇贤二路计划于年底通车。此外,东华路等一批按照华柏路标准进行改造的道路正在抓紧推进前期工作,其中东华路计划于年内开工。
【统筹】隋胜伟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朱晖 三审 吴森林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防台风准备不用手忙脚乱,总有人琢磨出省时又管用的省心办法——或许你有快速封窗的懒人技巧,又或许你总结了台风天必囤清单……这些防台风的实用经验,都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本期话题】#防台风准备大作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一定要专业吗?不,来鹏友圈放开“整活”,用夸张表情“追”台风走位、幽默语言输出硬核防台风知识,用有创意的方式解锁“台风预报员”新身份,让台风防灾知识悄悄“出圈”! 【本期话题】#台风预报员挑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挑战# 《等风来》 图一:9月22日17:40 听说有台风,我和妈妈去钱大妈囤点菜,谁知货架空空。 图二:18∶30 妈妈在网上订菜, 外卖小哥破天荒地隔了4小时送达,他们一定忙到飞起。 图三:22:00 家里的小猫咪不知道台风将至,惬意地趴着。 图四:9月23日8:00 因台风停课的我按部就班地居家学习。 图五:9:00 同学爸爸发了一个视频,不知哪里来的猴子爬到了闹市区的一棵树上,它是不是也预感到台风将至? 图六:11:30 在家,我也要开启我热爱的体育时间。 这是台风“桦加沙”来临前,一位小学生“等风来”的日常。🙃🙃🙃 未完待续。
00:30
深圳光明:雨霁云开,告别台风迎晴朗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9月25日下午17时拍摄于深圳市光明区。此前影响深圳的台风“桦加林”已然远离,城市迎来雨后天晴的清朗之景。光明区在澄澈蓝天的映衬下,焕发出别样生机与活力,展现出历经风雨后的宁静与美好。#读特小记者#
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海边赶海的收获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