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2024年海峡两岸暨港澳妈祖文化周的重点活动“妈祖羽化升天祭祀仪式”在深圳市南山天后博物馆举行。
本次妈祖文化周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南山区人民政府主办,南山区台港澳事务局、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旨在充分发挥深圳南山天后博物馆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平台作用,以妈祖文化为纽带促进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同胞的交流合作、增进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活动期间,还将邀请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前往深圳改革开放博物馆、南头古城、深圳人才公园等地参访,感受深圳新时代、新征程的文化传承发展成果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精彩成就。
据了解,深圳南山天后博物馆建于1997年,馆内的赤湾天后宫始建于宋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重要一站,以其悠久的历史、盛大的规模,在台湾、香港、澳门乃至东南亚久享盛誉,是岭南地区妈祖信仰的重要圣地,每年吸引近十万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及国外信众游客朋友,近年来接待来自台港澳交流团体两百余批、上万人次。2023年2月,南山天后博物馆获批为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为两岸民众提供更多的交流合作机会,促进两岸交流交融,增强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
上午八点,仪式开始。本次祭祀仪典包含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揭牌、天后宫石狮子“回归”揭幕、深台宫庙代表互换信物、祭前献舞、正祭五个环节。
公元1816年仲春,南海先贤谢天佑敬送给赤湾天后宫一对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的石狮子,海门神寺从此有了镇宫吉兽。后为保护该国家二级珍贵文物,石狮由深圳博物馆收藏保管。本次镇宫吉兽“回归”赤湾天后宫后,将向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境内外游客展示,进一步增进港澳台同胞的历史文化认同。
活动中,赤湾天后宫和台南祀典大天后宫代表互赠纪念品,展示和传播两地的文化特色,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增进彼此情谊。
八点三十分,礼乐奏响,向妈祖献舞开始,近百名由深圳大学学生组成的舞蹈团队,深情演绎妈祖文化主题舞蹈,带领嘉宾感受妈祖文化的不朽古韵和妈祖精神的千年传承,还充分体现南山人民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特质和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舞蹈分三个篇章,其中《海祭》将“祭祀妈祖”的表征性和意象性相融合,表现先民即将奔赴远方开辟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永不停息敢于探索的勇气。《海魄》则演绎大船入海后,先民们与大海进行搏斗的场景,在广阔大海中与险滩暗礁展开斗智斗勇、波澜壮阔的开拓故事。《海韵》创新运用40面大鼓和大云旗进行全环绕式的表演,演绎出国泰民安的新时代传承和同心圆、命运共同体的意象。
海峡两岸暨港澳妈祖文化交流系列活动,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赓续,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一带一路 ”倡议的重要文化财富,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民族精神、促进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 ”倡议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
编辑 张克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