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每一座城市,都渴望年轻人。年轻,意味着活力、生机、希望,以及无限的可能。同时,每一个年轻人,都在“蹲”理想城市。选择一个怎样的城市定居,也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在思考和“用脚投票”的问题。
结合惠州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实际,《惠州日报》围绕“年轻人喜欢,喜欢年轻人的城市”角度,即日起在“惠民之州 惠聚美好”大栏目下,开设“花young惠州”栏目,推出系列图文报道,讲述青年与惠州“双向奔赴”的精彩故事,助力推动青年发展和惠州高质量发展相融相促。敬请关注。
“刚毕业就能顺利找到工作,这让人感到很幸运,更加幸运的是,上班的地方有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平时不用来回奔波,节省了不少通勤时间。”21岁的黎慧红今年毕业后在潼湖生态智慧区一家诊所工作,平时就住在保障性住房里,楼上就是家,楼下是工作场所,来回不用5分钟,这种工作生活模式让她省去不少麻烦。
青年是城市发展的生力军,是城市活力所在。为让青年在惠州安居乐业,惠州市多措并举,多渠道解决青年居住问题,纾解年轻一族工作与生活压力,助力他们安家惠州,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努力拼搏、筑梦鹅城,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
在一座城市,有了稳定居所,就有了家;有了家,就有了新的梦想……不少青年像黎慧红一样,走出校门后在惠州找到工作,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窝”,踏上追逐梦想之路,慢慢融入城市“大生活”中。平日里,他们努力拼搏,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奉献着努力和激情,也分享着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成果与喜悦。
居住,讲究的不只是那个可以藏身的居室,还有所在小区、社区生活配套,以及城市生活节奏和文化格调。
老家在梅州的陈先生十多年前来到惠州,慢慢习惯了这座城市的工作生活环境,“来了之后就不再走了”。十多年里,他从当年的小青年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也经历过创业失败后的“再创业”,如今经营着一间菜鸟驿站,也是保障性住房的住户。在靠近工作的地方居住,减去了上下班通勤时间,所以平时可以工作到很晚才打烊。他说,现在居住的地方“很地道”,租金不贵,生活设施齐全,生活环境整洁,包容的生活氛围,让他感觉在惠州生活很舒适。

来自湖南的钱磊对此也深有感触。在惠州生活了七八年的他,在一家餐饮店工作,住在距离餐厅不远处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中。在钱磊眼里,保障性住房配套齐全,拎包入住,安全、卫生、配套条件都很好,住着舒适放心,这让他觉得这样的房子对打工一族确实很“友好”,让平时忙于工作的人们省去不少麻烦,专心工作。钱磊说,惠州生态环境好,城市管理也很人性化,大家都讲普通话,整个工作生活氛围都很包容,“我身边很多同事,在惠州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后都有这种感觉,基本不会离开,就算换工作也主要在这里重新找。”
一个个“新市民”“老惠州”,在这座高质量发展的城市中安居、筑梦。
惠州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广大青年的激情奋斗,始终与广大新市民、年轻人的工作生活交织融合。
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惠州着力解决青年群体所需、所求、所思、所盼,为他们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近年来,惠州市围绕青年群体在区域、户型、面积、价格、配套等方面的住房需求,有序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让他们留下来安心工作,融入城市。一系列住房保障措施,让惠州逐步成为吸引和培育青年才俊的创业沃土、安居乐园。
近年来,惠州坚持完善“保障+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坚持以需定建,有序推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效增加保障性和商业性租赁住房供应,切实解决新市民、青年群体住房问题。今年以来,惠州大力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推动已建成存量商品房去库存,盘活存量资源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因地制宜筹建公共租赁住房,推动公共租赁住房从“建好”转向“管好”,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积极推进租赁补贴,逐步扩大租赁补贴保障覆盖范围,提高租赁补贴保障占比,引导住房保障对象通过住房租赁市场解决住房问题。
为提升住房保障能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今年上半年调整设立惠州市保障性住房工作领导小组,优化保障性租赁住房统筹,加快制定《惠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规范规划、建设、筹集、配租、管理及监督。计划在今年建成惠州市保障房智慧管理系统,并启动“广东省住房保障动态监管平台”试点建设,努力提升住房保障信息化管理水平。
记者获悉,2024年度惠州市计划新筹集建设6192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截至8月底,全市共筹集建设4177套(间),完成率67.46%。1~8月,全市已实施发放租赁补贴746户,完成年度计划236.08%。
惠州日报记者凌保康
一审:胡进波 二审:刘恒志 三审:伍勇
读特热榜
1一游客在深圳大鹏登山失联,连夜搜索12小时后获救
2倡导绿色出行!十五运会闭幕式道路交通有调整,出行必看→
3水落石出,这些“石头”里究竟藏着什么?深圳湾文化广场11月23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
430.98万元起!新款享界S9上市,鸿蒙智行MPV也要来了
5综合续航超1600公里,开启“一车双能”时代,小鹏X9超级增程上市丨车界
6沙特对美豪掷1万亿美元投资,马斯克黄仁勋中东建巨型数据中心
7何同学就网约车事件道歉,称公司今年可能亏损一两百万
8读特客户端微纪录片喜提一等奖!广东文化润疆主题微视频评选结果公布
9来自深圳!13岁车手刘浩冉被评为2025年“吉尼斯世界纪录日”中国代表人物
10预计年底开通!深圳4条地铁新线路票价公布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20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田径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在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进行。东道主广东队获得第四名,担纲第一棒的男子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苏炳添结束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你知道“苏神”跑的是第几棒吗?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十五运会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现场,31岁的老将汪顺第八道出发,最终以4分14秒90的成绩强势夺冠,成为全运会历史上夺得金牌数量最多的运动员。请问汪顺累计共斩获多少枚全运会金牌?
2025年11月17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仰泳项目男子50米决赛中夺金的徐嘉余选手代表的是哪个地区?
十五运开幕式上,智能机器人演奏的千年文物仿制品是?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