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天地”大课堂!白芒小学“五育并举”实践成果出圈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2024-10-09 19:4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今年初“特色幼儿劳动教育”突然爆火,引发社会反思,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知识,而是生活,教孩子自力更生,才是对一个孩子最大的负责。事件“爆火”背后,既有对当下劳动教育、体能锻炼的重新重视,更有资源“稀缺”而引发的关注。

早在数年前,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白芒小学就已经预见到了这一点。“白小在南山北,按部就班走常规道路肯定不行,如何充分挖掘优势资源,转变思路,从‘木桶理论’转向‘长板效应’赛道,才能找到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的突破口。”面对“双减”优化课程的新要求,学校领导班子将寻找“答案”的目光投向校园外的广阔天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白芒小学充分依托周边社区资源优势,创造性发挥主观能动性,率先以劳育、体育为试点,作为全员、全程育人的重要抓手,给新课标、新课程引领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贡献出一份极具示范价值的五育并举“白小样板”。

有想法!把“课堂”搬进田间地头

“插秧时,要握住秧苗根须,大拇指捏住根部2-3公分左右往下插。”在农业专家指导下,学生们撸起袖子、挽起裤脚、头戴草帽,化作青山绿水之间的“快乐农夫”,半天过去,他们脸上挂着汗水、腿上沾满泥水,稻田里的秧苗却已站成整齐的队列笑弯了腰。5月,当400多名白小师生再次来到这里,3月插下的巨人稻秧苗已长到1.2米高……田埂上的课堂就像有一股魔力,让孩子们沉浸式地学习农业知识,认真实践农田耕种技术,从课堂到田间,找到自己那把开启智慧宝库的“钥匙”。

白芒小学位处西丽湖畔,阳台山麓,毗邻鹏城实验室、香港大学(深圳),是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中的“桃花源”,校园内外风光秀丽、景色旖旎,周边耕地资源颇为丰富。瞄准这一点,2023年初,白芒小学在距离学校200米的丰盛生态园研学基地,和3000平方米的西丽新围水稻种植基地,因地制宜为学生建立了两块劳动研学实践基地,创立“种植+”课程,把种植香瓜、番茄、玉米、菠萝、巨人稻等有趣的内容搬进了课堂。

记者发现,在校园足球场对面有一块狭长空地,这里绿荫掩映如世外桃源。党政办主任任湘丽介绍,除了校外种植基地、教学楼天台配置的“种植箱”,学校还开辟了这块“生态园”,不仅种植着瓜果蔬菜,也生活着孩子们的好朋友:乌龟、锦鲤、兔子、松鼠、大白鹅,学生们还可以把这些动植物朋友“邀请”到家里去养,开展近距离的科学观察和探究。

实践出真知,白芒小学“劳动教育+”系列课程应运而生。教师团队经过近两年开发,精心编写出一整套包括《有缘相“玉”》《种瓜得瓜》《小番茄大“柿”界》《筑梦禾下》等十几本“劳动指导手册”,每一项劳动都分列“劳动课程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师用书)以及“学生用书”“作品集”“观察手册”四本,从低至高年级以“整理+”“养殖+”“种植+”为主题循序渐进,从“我的班级/房间我整理”起步,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活需要,科学提升劳动认知和技能。

“一整个夏天的劳动,辅以课程和活动有力地支撑了学生‘劳育’,实现了‘五育并举’。”教导处主任、科学教师戴映丽以《筑梦禾下》举例:“围绕2米高的巨人稻,学生开展了从育苗种植、灌排水、施肥除草、收割加工,到包装设计、产品展示与定价销售的全过程探究,自然而然地设计出种植日记、田间彩绘、大米笔记、稻草DIY、包装设计和‘白芒小主厨’等活动,所有努力最终凝结成可以进商超的‘巨人稻大米’产品,就连手册封面、产品包装,都是学生的绘画作品,孩子们怎么可能不开心?!”

的确,一株株参天的“巨人稻”让孩子们懂得了科学、美术、语文、英语、数学等各个学科的无限能量,更看到了袁隆平爷爷伟大的一生,实现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充分赋能。老师们在课题申报、市区赛课、科研论文等领域不断突破的同时,也积极承担起教育信息化融合发展的使命,推动学校的跨学科教育实现了持续升级。

白芒小学作为首批“深圳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今年4月,南实集团党委书记余耀贤、总校长魏艳侠带领集团旗下13所中小学,在西丽白坑山水稻基地设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教育就是播种爱”理念指引下,一起把课堂搬进田间地头。

有态度!篮球跳绳滑轮全面开花

白芒小学的劳动教育不拘泥于校园,体育教育也不拘泥于南北地域,学生们不仅长于篮球、跳绳、田径、武术、舞狮、啦啦操等运动项目,南方难得一见的“冰雪运动”在这里也是司空见惯,人人参与。

每天,白芒小学的校园都在铿锵有力的节奏中被唤醒,在百年古榕注视下,风中飘来荔枝的香甜,全校学子排成整齐的四纵队,首尾相连,方阵齐整地在运动场上开启了绕场跑步;随后是广播体操与体能素养训练;与此同时,在篮球场上,篮球队与跳绳队也各据一角开始了晨练,这边折返跑、拍球跑、传球、投篮、分组对抗;那边是交互绳单摇训练,只见跳绳翻飞,让人眼花缭乱。

今年暑期,在日本川崎举行的2024年亚洲跳绳锦标赛上,白芒小学二年级学子谢雨曦,在30秒单摇跳项目中以192个的亮眼成绩勇夺中国队“首金”,以“深圳速度”惊艳赛场。鲜为人知的是,白小跳绳队2022年9月才组建,短短两年,不仅摘得南山区中小学生跳绳锦标赛团体总冠军,去年12月又豪取全国跳绳联赛总决赛3金1银3铜。此次出征,白芒小将谢雨曦和王诺一双双入选中国队,贡献出5金2铜。

跳绳队教练范启聪表示,队员们每天要坚持数个小时高强度训练,孩子们在腿上绑一公斤沙袋,通过摇绳球锻炼手腕速度,还会进行测试赛、抗干扰训练等打磨技术细节、培养稳定心态。为此,团队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学生身上有一种不屈不挠、团结协作的精神。比如,谢雨曦学业十分优异,还担任班级干部,一拿到跳绳,就是妥妥的“大魔王”。

与睥睨群雄的年轻跳绳队相比,作为白小的传统强项,篮球、武术、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已经闯出了“大名堂”。体育备课组长叶栓珊介绍,近两年,体育课实施一、二年级跳绳、三至六年级篮球全校普及,还广泛开展田径、健美操、越野滑轮等运动训练,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强健体魄、享受运动乐趣。在每天一节体育课的基础上,学校还引进“嗖嗖跳绳智慧系统”“沩来智慧体育园区”两套智能运动系统,前者支持实时录像、上传学生跳绳数据,后者则向学生开放各种不同项目的运动挑战——AI竞技让课间变得更加有趣,孩子们玩着就把运动做了,很难不爱上运动。

记者还得知,白小运动会只有两天,但体育节却能开足一个月。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仅篮球就设有“校长杯”三人班级篮球赛,以及低年段30秒拍球接力、中年段运球及绕杆接力、高年段运球往返及上篮等丰富项目。在组建教师跳绳队、篮球队,家长跳绳队的基础上,学校已经开始着手筹建家长篮球队,孩子们都期待着体育节和“家长新秀们”一较高下。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难得一见的“冰雪运动”也搬进了白芒小学,还建成“广东省青少年校园冰雪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叶栓珊介绍,学校开展的“越野滑轮”是冰雪运动旱地训练的主要方式,其装备和技术特点与滑雪接近,不受场地、季节限制,在运动员非雪季训练、青少年滑雪普及工作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深受孩子们欢迎。

【记者手记】

文明其精神 强健其体魄

上善若水,学行天下,在“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追求儿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白芒小学扎实有力的创新实践无声胜有声。余耀贤欣慰地看到学校蒸蒸日上、办学质量节节攀升。南山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南山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珺也对学校寄予厚望:“白芒花开,树人根深,希望学校奋力打造南山北部教育新名片。”

任湘丽表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体育教育,从思想认知、情感态度、能力习惯三个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还要通过实践实现科学探究,完成知识学习与思维建构。”

在安全处主任刘志辉看来,“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就能发出内心的热爱,付出就会感到幸福。白芒学子都是来自附近城中村的村民和来深建设者的子女,他们的父母朴实善良、吃苦耐劳、忙于生计,学校就要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老师的爱也变得更有分量。”

白芒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黄平元始终认为:“生活,才是检验一个孩子的最终标准。缺乏生存能力的孩子,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这个世界自会奖励那些独立、懂得应变、生存技能满分的孩子——而这些领域正是白芒学子的‘长板’,能激发出自信闪光的潜能,更能成为求知向上的‘助推器’。”

做教育要大格局大视野,出汗、吃苦是对劳动、运动最基本的尊重,白芒小学将这份深沉的爱,经由孩子们的手,播种到天地之间,开出五育并举之花,结出累累硕果。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温静 二审 桂桐 三审 崔霞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