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因海而生、依海而兴,拥有海岛881个,居全省第一位,堪称“千岛之城”,城市海岸线达455公里,居全省第二、粤东第一,其动静皆宜的海浪奇观,旖旎多姿的滨海风光,柔软细腻的美丽沙滩,素有“粤东黄金海岸”之称。
作为名副其实的海岛大市,汕尾近年来在滨海旅游开发进程的稳中求进,兼顾产品广度和体验深度,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以及众多特色海岛资源优势,大力开发“跳岛游”文旅项目,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沉浸式的出海、看海、玩海新体验,助力汕尾蓝色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
国庆黄金周期间,汕尾“跳岛游”正式启动。10月4日,汕尾市蓝海豚公司组织船舶3艘,包括高速客船“蓝海豚6号”(龟龄岛航线)、游艇“博芮1号”和“紫元元1号”(江牡岛航线)承接活动的海上交通运输任务,先后组织单程航班41个,运载嘉宾、游客和媒体记者等乘客合计1415人次(其中外地乘客约占35%,本地乘客约占65%),航班载客率极高。数据的背后蕴含着市民游客对“跳岛游”的浓厚兴趣,这种极强的吸引力也是汕尾文旅市场潜力无限的生动体现。
10月1日,“乘飞蓝海豚”汕尾市第一艘高速客船启航仪式正式举行,“蓝海豚6号”客船领航启动,“博芮1号”“紫元元1号”等游艇随航,汕尾海上旅游客运正式启动,首航运载36名嘉宾游客首开“环品清湖”旅游线。10月4日,“蓝海豚6号”首开“海港文旅码头-龟龄岛”旅游线;10月5日,“博芮1号”“紫元元1号”首开“海港文旅码头-江牡岛”旅游线;10月6日,海洋工程船首开“中广核码头-‘伏羲一号’风渔平台”体验线,首次开通的三条海上旅游线,为市民游客带来多元化的“跳岛游”沉浸式文旅新体验。
体验感拉满的龟龄岛“海上嘉年华”活动备受好评,再加上独特的海岛奇观,轻松实现“去班味”旅行,解锁“松弛感”。在导游的带领下,游客团体环游龟龄岛,沿着沙滩线、环岛线、岛林路线,游览海岛12个网红景点,同时为游客提供摩托艇、海岛游泳、矶钓、海岛咖啡、烧烤和海上餐厅6项体验服务项目,既能舒心漫步赏海,又能开心激情玩海。据统计,10月4日至7日,每日组织“龟龄岛”航线的往返客船4趟,往返登船1299人次,登岛游客650人。
10月6日,“登伏羲一号巡游牧场看风电”体验活动则生动展现出“海上生绿电,水下鱼满舱”的蓝色科技,现场感受汕尾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作为全球单体最大的抗台型风渔融合网箱平台,“伏羲一号”投运后预计年产优质海水鱼类约900吨,年产值达到5400万元。投产3年后,汕尾市将形成“海上风电+深海养殖+生态增益+休闲旅游”的风渔融合示范集群。投产5年后,汕尾风渔融合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园区将形成完整的海洋经济产业链,预计综合年产值达到百亿级,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汕尾的海岛风光真是大自然的馈赠。”“我们能在‘跳岛游’中追寻诗和远方。”自汕尾“跳岛游”项目启动以来,广大市民游客对“跳岛游”的新业态、新体验给予高度评价。“跳岛游”项目的开展意味着汕尾打开文旅新市场,进一步拉动“海岛+”新型经济业态。海上客航和海岛旅游服务两个“蓝海市场”将大有可为,为汕尾下一步“海岛+”延伸开展海上客航、海岛文旅、海洋牧场、海上综合保障、数字化智能海岛科普等综合型海岛经济拓展打下基础。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徐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