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指引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就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曲阜考察,在孔子研究院,他仔细翻看《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一年后,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
从敦煌莫高窟、长沙岳麓书院,到潮州古城、武夷山朱熹园,再到眉山三苏祠、安阳殷墟遗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历史文化场馆和研究机构,就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他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的思想结晶,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从顶层设计到各地各部门积极推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活力奔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如今,中华大地上,传统文化正深度融入百姓现代生活。从文博考古到诗词戏曲,从汉服非遗到节日节气……中式浪漫、中式美学持续升温,彰显中国人的文化底蕴。依托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赋能,我国一批文化新业态、新场景应运而生,以科技助力文物遗产、古籍文字活起来,让人们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成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从颁授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到红色文旅掀起热潮、思政课改革创新、网络文明共建共享,当代中国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显著增强。
一年来,我国文艺创作精品频出。舞剧《咏春》开启新一轮海外巡演,向世界展现中国青年植根传统、突破创新的文化担当;总台推出《简牍探中华》《帛书传奇》等一系列精品文化节目,创新表现样态,引发情感共鸣。
一年来,我国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24小时城市书房全天可享、云端文化服务永不打烊……一批符合时代审美、贴近百姓需求的“小而美”新型文化空间直达家门口,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一年来,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日益提高。从首届“良渚论坛”到2024北京文化论坛,一系列人文交流活动,开创世界各国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今年6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中国理念、中国方案正越来越多地成为国际共识。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亿万中华儿女坚定文化自信,勇于创新创造,奋力开创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
编辑 高原 审读 张蕾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彭健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