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惠东也是拼了。据介绍,今年以来,惠东县设立7000万创文民生工程项目专项资金,安排30项涉及县城背街小巷改造及维修、完善前进路、东进大道、富祥路等部分道路排水设施及管道疏通清淤等民生工程。同时,投入资金约1.43亿元,推进市政工程建设、完善县城内街小巷改造和市政设施维修维护,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文明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广大人民群体增福祉,创造县城宜居环境。
3000万改造内街小巷
衣食住行。出行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一环。据介绍,惠东县计划投资3000多万元,集中启动惠东县城29条内街小巷改造,重点以路面整治改造、排水设施升级、路灯照明建设等为主要内容。同时,实施背街小巷及内街巷道维修维护24项,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通过内街小巷改造和维修维护项目,实现“路面平、排水畅、路灯亮、设施齐、环境好”的目标, 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改善县城居民生活环境,给县城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与此同时,街头公园也开始成为惠东一景。至2019年底,县城已建成街头公园8个,正在抓紧施工的6个,正在进行施工前准备工作、即将开工建设的3个,2020年安排实施建设5个,以上街头公园2021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农贸市场也备受关注。今年以来,惠东县投入了800多万元积极推进全县国有农(集)贸市场创文民生项目建设工作。市场的民生项目建设工作采取先急后缓的方式进行,重点完成了华侨城农贸市场、南湖市场、城西市场、大岭桥头市场、谭公市场、增光市场、高潭市场、梁化市场、白花市场、铁涌市场、吉隆市场、黄埠市场等12个市场进行升级改造。
垃圾分类开始风行
惠东是个海滨小城,旅游业发达。为此,该县在创文工作中,尤其重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目前,惠东街头巷尾的垃圾桶都变换成了“蓝、红、绿、灰”四个颜色的垃圾分类桶。在县城机关单位、小区、学校共建设了230个集分类宣传和分类投放实用功能于一体的垃圾分类亭,配套摆放了“小分类”相对应的垃圾分类桶。同时,在惠东县城的主次街道共规范设置摆放了440套(1720个)垃圾分类桶,完善垃圾分类投放设施。
今年,惠东县城共更新安装了集其他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灭烟处的分类果皮箱1500个,果皮箱表面的图标显眼易懂,方便行人扔纸皮、果屑和烟头,大大提高了街道路面的洁净度。
除了“蓝、红、绿、灰”风景外,那些年被我们遗忘的街头公厕也成为了一道“风景线”。近年来,按照国家卫生县城、县级文明城市的评价标准和省市工作要求,以属地管理为原则,惠东县对县城管理公厕全面进行升级改造,共投入200多万元,对县城公厕设置无障碍设施、新建平山中心市场公共厕所1间,大部分达到2类公厕标准。
编辑 董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