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文化润疆” 探索艺术职教东西部协作聚合发展“深艺”路径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2024-09-29 10:26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文体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引导推动深圳艺术学校与新疆文化和旅游学校深度共建项目落地见效。

9月21日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共同主办,深圳艺术学校和新疆文化和旅游学校承办的“共庆祖国华诞 携手文化润疆”——全国文化艺术职业院校育人成果展示活动在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剧场举行。来自深圳艺术学校、新疆文化和旅游学校、中央戏剧学院、香港演艺学院、喀什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艺术院校的师生同台展演,为观众献上了一台充满青春气息和文化传承色彩的舞台艺术盛宴。据了解,本次活动得到了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的大力支持,由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具体指导,演出节目呈现爱国主义、乡村振兴、文化传承、民族团结等多个主题,旨在贯彻落实第九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引导推动深圳艺术学校与新疆文化和旅游学校深度共建项目落地见效。

以艺通心,深新携手共绘文艺发展蓬勃面貌

文化,是凝聚力量、推动发展的精神纽带。文艺,则犹如交织其上的宝石,绵延排布出人类文明的璀璨星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开展文化润疆,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新中国75周年华诞到来之际,这场由深圳与新疆的艺术职业教育工作者协力打造的展示活动,以青春之风貌,艺术之筋骨,共同描绘出艺术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蓬勃之姿,以及文艺战线后备力量之丰厚的美好前景,为祖国抒怀,礼赞新时代。

据全国文化艺术行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深圳艺术学校党总支书记黄启成介绍,本次演出节目涵盖了舞蹈、声乐、器乐演奏、音乐剧、诗朗诵等多种形式的艺术教学文艺作品,并巧妙融入科技手段令人耳目一新。此次携手,正是深圳艺术学校积极推动东西部艺术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优质均衡、协同创新发展,探索艺术职业教育领域东西协作聚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模式。

演出当晚,由深圳艺术学校、新疆文化和旅游学校师生担纲的开场舞《新疆是个好地方》点燃了整场的热烈氛围:演员们以热情奔放的舞姿身段为“笔”,配合舞台多媒体技术,舞出“新疆好地方”5个大字,尽显中华民族团结和美、奋进求新的生活状态,呈现出热情洋溢的氛围。

随后,欢快的舞蹈《各族同心·共庆国辰》《追赶太阳的姑娘》,优美动人的声乐演唱《灯火里的中国》《我爱你中国》《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节目令人心潮澎湃。尤其是结尾一曲气势恢宏的音诗画《我的祖国》,以耳熟能详的旋律,饱满深情的朗诵表达出家国情怀,引发了到场观众的共鸣,掌声经久不息,将晚会推向了高潮。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展示活动呈现了极具浓郁民族风情的舞蹈。舞蹈《时光》《马背》《追赶太阳的姑娘》《绢花迎春》等作品,有效运用科技手段打造出多层次、多意境的舞台艺术效果。

特别吸引人眼球的则属双钢琴演奏中“科技+艺术”的表达手段。身在深圳的深圳艺术学校演奏者阎靓与新疆文化和旅游学校演奏者范洪霞通过科技手段实现了共同演奏《春舞》,舞台上的无人钢琴精准地展示千里之外深圳演奏者的演绎,实现了跨越空间的艺术表达。“科技融入教育教学是以后我们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具体措施,是我们艺术教育的一种方向”黄启成说。

精品与人才的塑造,都离不开舞台的打磨。此次展示活动,切实为艺术院校师生打造了一方宝贵的高水平交流平台,为新疆师生们提供难得的展示机会,让他们对广袤而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识。新疆文化和旅游学校学生乃依曼·库尔班塔依说,为了这次的展演活动,她与同学们排练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与各地前来展演的学生交流,也让她获得了更多的舞台经验。该校舞蹈专业老师茹仙古丽·阿不力孜则表示,她与来自深圳艺术学校的舞蹈老师一同承担了开场舞的表演,不同的民族服饰装扮,不同的舞种韵动,却让对祖国共同的热爱有了更深、更为具体的表达。

“这次活动真是太精彩了,每一个节目都是精品,用音乐和歌舞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也呈现出中华文化之美,是一场充满了文化底蕴和情感的盛宴,令人陶醉。”在乌鲁木齐从事艺术工作的观众王先生说。而到场的业内人士也普遍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这场演出艺术水准高,艺术元素的编排和技巧运用精炼,充分彰显了新时代艺术职业教育教学的成果,舞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色,展现了新时代育人新风貌。

走深走实,践行“文化润疆”助力新疆艺术职业教育发展

深圳,身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以创新和拼搏的精神在短短数十年间创造了城市发展的奇迹。近年来,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文艺精品涌现、人才辈出,全社会正在形成愈见浓厚的艺术氛围,也为艺术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艺术在这里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富饶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也造就了新疆丰沃的文化土壤。近年来,深圳持续加大文化润疆工作投入,通过加强文化资源供给、推进文化交流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资源、人才优势,创新性开展文化润疆工作,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文化润疆,重在一个“润”字。既点明了文化内容的有益性,又强调了实施方式的柔韧性和表现形式的潜在性。从沿海到内陆,从南方到边疆,一直以来,深圳艺术学校以其优质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丰硕的办学成果而备受赞誉,为学习贯彻落实文化润疆工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圳艺术学校在新疆开启了一系列走深走实的交流之旅,共同推动新疆艺术职业教育高质量的发展。

2023年11月,在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的支持下,在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具体指导下,一次以探索共建优质艺术职业教育为核心的“牵手”,在深圳艺术学校与新疆文化和旅游学校之间展开——在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以及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同志的见证下,两校签署了《“姐妹校”深度共建项目合作协议》,意味着双方在教育资源共享、人才培养、优势互补等方面形成了全链条合作。

此后,深圳艺术学校由校领导带队,迅速派出一支由行政、教学和教辅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学校帮扶交流团,前往新疆文化艺术学校(新疆文化和旅游学校前身)、新疆艺术学院附中和喀什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对口帮扶交流活动。代表团通过听课、观摩演出、实地考察等方式,就持续加强师生培训、思政课程、教学研究、技能大赛等方面进行指导,并对2024年计划开展的线上线下授课和教研、作品创编和艺术实践等对口帮扶工作达成了意向。

实地调研,先行一步。深圳艺术学校的系列文化润疆之行,加深了该校对帮扶学校的认识,增进了学校间的友谊,对两地艺术职业教育交流,精准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产生了导向性、前瞻性的促进指引。而此次展示活动,正是深圳艺术学校与新疆文化和旅游学校签订深度合作框架协议近一年以来,双方深度交流的一次集中成果展示。

据了解,在此次展示活动的精彩舞台背后,深圳艺术学校还将凝聚着前沿教学经验的满满“干货”送进当地艺术课堂——深圳艺术学校党总支书记黄启成与该校现代舞特色课程负责人李林岚,团队骨干、现代舞专业教师陈禹霏专程为新疆文化和旅游学校、新疆艺术学院附中的学生带来了《思索与舞动》现代舞特色课程体验课。独特的艺术视角与教学理念,让当地学生们耳目一新,并被深深吸引于其中,课后孩子们大呼过瘾又意犹未尽。

新疆文化和旅游学校耿亮校长说:“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互相交流学习,进一步深化合作,未来我们还将进行双方互派青年老师、交换生等进一步的深度合作。”

深圳艺术学校和新疆各艺术院校的合作模式为新疆地区艺术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国其他院校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为提高新疆艺术职业教育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家和文化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主动作为,实践探索适应“新质生产力”的艺术职业人才培养路径

这场无论从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均获得满堂彩的全国文化艺术职业院校育人成果展示活动,在业内取得了热烈反响,呈现出中国艺术职业教育的蓬勃活力与丰硕成果。不止于此,面对当前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形势、新要求,艺术职业教育应该如何主动作为,才能积极发挥在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中的基础性作用?

作为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中唯一一所艺术类中职学校,深圳艺术学校主动“作示范”显担当,以“勇争先”的气魄,率先探索面向“新质生产力”的艺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黄启成表示,“如今,中国职业教育迎来了大发展,职业教育领域出现了新的概念、新的方向、新的措施,要靠我们用新的手段去探索、推动和落实。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和升学并重为导向,不断增强文化艺术职业教育适应性,为建设文化强国输送更多高素质文化艺术技能人才。”

深圳艺术学校着力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普职融通、对接产业需求来发力,联合国内外龙头领军企业、行业内艺术院团共建国内先进水平的专业群,强化“政、校、行、企”协同,共促学校高质量发展。

为促进校企合作高质量发展,深圳艺术学校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并建立了覆盖校企合作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全流程质量保障体系。近年来,学校校企合作产生了很多高质量的成果。如,在文旅部实施的2023年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和旅游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中入选“双师型”教师创新发展计划的15所学校里,深圳艺术学校是唯一的独立设置中职学校;通过“政校行企”协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在各类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接连突破,更是为深圳市斩获首个全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职组总冠军。

黄启成表示,学校将“双高”建设作为发力点,持续推进校企双师双向流动及课程建设,囊括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社会服务、专业建设、产品研发等方面。目前,深圳艺术学校已经建设了22个校外“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0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接下来,学校还将与合作企业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建师资团队,共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及教学资源、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开展评价、共同开展社会服务、共同建设实训基地,营造“校企双赢”局面。

此外,深圳艺术学校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交流与合作,鼓励师生参加境外各类权威艺术赛事,展现深艺学子的才华,成绩斐然。2023年,在第十七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中,深圳艺术学校杰出校友毛宣懿获得钢琴组第四名的好成绩。至此,深圳艺术学校将世界四大顶级国际钢琴比赛奖项全部收入囊中,成为全球继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后,收获四大顶级国际钢琴奥林匹克赛事奖项大满贯的艺术类院校,也是中国唯一获此成绩的艺术类院校。

把人才推向国际舞台的同时,深圳艺术学校更是着力于创新传播路径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该校办公室主任李林岚介绍,学校始终坚持“实践为本,开放为旗”的办学理念,形成大批兼具国际化视野和深圳本土特色的教学经验与方法,在敢于探索的“先行者”身份下创下丰硕扎实的教育成果。学校与国外顶尖艺术教育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课程教材共同研发、共建课程评价标准,不断搭建并扩大深圳艺术职业教育的国际“朋友圈”。得益于深圳艺术学校开创性的平台搭建,荷兰人第一次在中国大地上领略到《黄河颂》中小提琴和钢琴音色的壮阔宏美;创新性地将“立德树人”身体书法首次搬上了国际舞蹈艺术节大师课的讲台,让国际友人更好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多年来,深圳艺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探索汇聚国内外顶尖教育人才和优质资源的方法,力求为讲好中国艺术教育故事、传播中国艺术教育力量、增强中国艺术教育影响力贡献“深艺”力量。

舞剧《咏春》作为深圳原创的一部现象级舞台艺术佳品,其选段不仅登上央视《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大放光彩,并扬帆出海广获好评,让世界看到了创新之城的艺术追求。今年3月11日,深圳艺术学校与深圳歌剧舞剧院共同打造的“咏春——舞武融合”特色课程合作项目在该校隆重启动。这一场中职艺术院校与本土文艺院团的双向奔赴和互利多赢局面,将持续助力深圳本土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并助推深圳打造文化高质量发展典范之城。

文化和旅游部对深圳艺校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深圳艺术学校取得的成绩,是我国中等艺术教育达到新的水平的标志。”文旅部科教司司长陶诚赞赏深圳艺术学校的办学有“三高”:专业化水平高、国际化程度高、创新性程度高。他表示,深圳艺校的数字技术课堂是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的教学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深圳艺术学校深知,身处改革开放的前沿之城,既享受着深圳的开放包容和发展机遇,也应承担更多教育责任,交出更亮眼的艺术教育答卷。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下,深圳艺术学校作为中国艺术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自觉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联结多元文化。学校总结推广先进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经验,进一步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既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又洞悉时代要求,始终锚定提升中国艺术教育影响力的长远目标,探索有效、有力的路径,为推动艺术教育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深艺”力量。

(深圳艺术学校供图)

编辑 温静 审读 匡彧 二审 王雯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