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跨界融合展现熊猫魅力,“黄义勇大熊猫美术作品公益展”受热捧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2024-09-28 17:1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该展将展至10月30日,市民可免费观看。

萌态十足的大熊猫成为一场展览的“主角”。“黑白万象——黄义勇大熊猫美术作品公益展”正在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百姓书房3楼展出。该展精选画家黄义勇创作的40多幅熊猫题材的作品,免费向市民展出。展览通过用不同绘画风格对大熊猫可爱形象的刻画,展示了画家的审美情趣和绘画能力。对大熊猫黑白二色的艺术演绎,传递了大熊猫的内在精神气质和特有的文化价值。

聚焦熊猫题材,贴近年轻人的兴趣点

相比于其他画家,画家黄义勇的教育背景非常有趣。他是动物医学学士,也是哲学研究生,从小学习书画,在大学期间还举办过个展。

黄义勇对动物始终保持着关注,另一方面在艺术世界中,他孜孜不倦地学习,从书法到绘画,从服装到建筑,从理论到实践,他不断丰富艺术认知,提高综合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他喜欢运用中西画方法创作。因为教育背景多元,他更喜欢跨界与融合。近年来致力于让绘画风格更接近当代人的审美,题材选择上更年轻化,尝试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搭建多一个渠道,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滋养年轻人的文化生活。

大熊猫被视为衡量大自然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是被亿万粉丝疯狂追星的国宝,也是当前全球大热的“顶流”动物,老百姓非常喜闻乐见。成都的“花花”、北京的“萌兰”、重庆的“渝可”和“渝爱”……这些名字更是在2023年火爆出圈。

最近几年,黄义勇将目光投向了熊猫的创作。他认为,大熊猫身上有许多优秀品质,比如强健沉稳、包容应变、友善和平,也契合了改善地球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这一全人类的共同主题。

“熊猫深受大众喜爱,尤其是年轻人、青少年、小学生。这一题材贴近年轻人的兴趣点,更容易引起共鸣。大熊猫元素的火爆已经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可爱图案,而是承载着更深层次的文化与环保责任。”黄义勇认为,大熊猫不仅作为一个形象存在,更是一个文化符号,它提醒我们不能忘记心底对自然和生命的珍惜。我们举办此展,通过向大众展现大熊猫的美术作品,提升公众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的自觉性。

以公益展的方式,传播环保理念

该展汇聚了黄义勇近两年的创作成果。在媒介方面,他结合现代数码科技手段,把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意趣的熊猫绘画,用数码版画形式呈现给观众,在线下展览的同时方便同步上线传播。

黄义勇认为,艺术要接地气,贴近生活。熊猫是观众喜闻乐见的题材。此次画展以轻松的方式走进百姓生活,画展开在身边、触手可及,润物无声,激发大众更加爱护大熊猫等野生动物以及生态环境,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这种艺术理念与百姓书房的定位不谋而合。黄义勇表示,当时了解到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和百姓书房,每天24小时张开怀抱,凝聚了大量读者,服务了众多市民,非常合适举办该公益展。“在这里,市民能够更便利地欣赏大熊猫美术作品展。画展得以在百姓书房举办,是一个符合初衷,而又富有创意的安排。”

记者在展厅看到,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熊猫或喜或嗔,或萌或呆,还有熊猫和饲养员的温馨一刻、熊猫母亲的舐犊情深,特别是顶流“花花”标准照,更让人们会心一笑。

值得一提的是,该展也是一场公益展。策展人唐颖莉介绍,展览结束后会把所有的展出作品,通过一定的方式无偿赠送给看展的观众,做一次彻底的公益活动,基本上达到无需撤场的效果。“通过让观众能有机会免费获得自己看过的作品这一方式,加深印象记住画展的主题,实现画家本人一直强调艺术真诚为人民服务的情怀。”

观众“点赞”, 掀起“打卡热”

走进展厅,充满创意的布展让人眼前一亮。在现场设置了多处精美的作品合照打卡点,把作品放大做成巨幅作品,或逆向放回到画架展示,或把作品直接靠着墙放地下,把大熊猫生活场景做成立景,让观众观赏挂墙作品的同时,还有适当拍照打卡的场景,令整个展厅充满了温馨之感。

熊猫展自然也吸引了一大波观众前来打卡,其中以年轻人和青少年为主。热情观众们“点赞”展览,并通过跟作品合影、拍照等方式,展现出他们对圆滚滚,软糯糯的熊猫永不枯竭的喜爱,以及借由这份对熊猫的喜爱而传达出的、对美好与快乐的向往。

可爱有趣的熊猫作品同样吸引了不少孩子和家庭的关注。在这种互动中,大熊猫不仅拉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新契机。小市民周悦告诉记者,今年她去成都看过大熊猫,现在看到熊猫作品觉得很亲切。“我特别喜欢熊猫花花的那幅作品。我也跟很多同学推荐了这个展览,他们会在国庆假期过来看。”

深圳大学生陈浩跟两个同学一起来看展,拍了很多有趣的照片。他告诉记者,这次的熊猫展非常有创意。“展览很治愈,同时也让我们对生态保护有了新的认识。”

不少观众还将自己与熊猫作品的创意合照发给主办方,最后经过整理,出现在展厅现场的大屏幕上,令展览与观众之间建立有温度的连接,也推动了大熊猫文化的传播。

据悉,该展将展至10月30日,市民可免费观看。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李斌 审读 匡彧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何涛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