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创新市集人气旺,线上线下助农增收

读特新闻记者 刘欣怡
2024-09-21 14:44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一场满载乡愁记忆的味觉旅行,在南山区保利文化广场PPG小巨蛋电车市集精彩上演。

9月22日是我国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一场满载乡愁记忆的味觉旅行,也在南山区保利文化广场PPG小巨蛋电车市集精彩上演。此次活动以“故乡买手丰收集”为主题,自9月20日起持续三天,以“帮农助农”为核心,精选南山对口地区的优质农特产品,携手深圳大厨,以新潮的烹饪手法重新诠释乡村美味,为都市生活注入更多烟火气。

“故乡买手丰收集”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馕饼师傅们在窑前忙着揉面烘烤,市民们寻着面香围拢到摊位前。烤肉摊上的肉串滋滋作响,油脂滴落在炭火上,激起一阵阵诱人的烟火气。颇具时代特色的电车化身都市餐车,车身霓虹灯在夜幕里闪烁。

从西北端的喀什,到东南端的海岛南澳,活动集会跨越了中国多城,甄选代表故乡情怀、记忆和品质的地方特色产品,百款产品市民可免费试吃。

据介绍,此次市集上展出的各式美食,其原料全部精选自南山区对口帮扶的资源、龙胜、连平、濠江、南澳、喀什六地。高品质的原生态农特产品,在经过深圳大厨们的融合创新后,最终为市民游客呈现出了一系列“融合版美食”,为深圳的美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9月20日晚,连平忠信花生、濠江澳士兰酸奶和达濠街道鱼丸等三天的备货全部售罄,不少展销点负责人表示需连夜补货。

其中,来自广西龙胜和资源的百香果受到市民追捧,2个多小时便销出1000斤。据介绍,目前两地数万亩百香果正值丰收时节。为此,活动创意打造了“百香果奇遇记”,每个展位都推出了一款属于自家的百香果特调,通过百香果与美食、精酿、饮品的创新结合,让百香果香气散发在整个活动现场,碰撞出新的味觉旅行。

新疆喀什的摊位前也人头攒动,烤馕、西梅、坚果等产品颇受欢迎,“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卖了70多个烤馕,师傅手都没停过,准备的面也很快都用完了。”摊位工作人员说。

在河源市连平县的摊位前,记者观察到,集市开幕不到一小时,多款商品已售罄,仅剩一件作为样品展示。“市民们都很喜欢我们摊位的红薯干,带来的一箱货很快就卖完了。就连我们当地特色的陂头米粉也出乎意料地受欢迎,现在只后悔没多带点货来。”但摊位工作人员也表示,对于有需求的市民和游客,也可以线上下单,直接送货到家。

本次活动现场也设立了直播带货区域,专业主播为消费帮扶助力,来自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在直播间纷纷网上下单采购。据悉,活动中涌现出的创新爆款产品,后续也将在线上渠道上架,推广至全国。

在此次创新市集中,南山区坚持“原乡、美好、甄选”的理念,用颇具家乡特色的美好事物,慰藉深圳城市新移民的乡愁。活动在打造特色新潮美食的同时,也搭建了民族特色文化和城市快闪的展示平台。

活动中融合少数民族特色服饰、新疆打馕、非遗体验等对口地区特色文化,不定时举办城市快闪活动。现场的马头琴表演、新疆歌舞等,让市民在品尝来自不同地区的特色创新美食同时,也体验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文化。

当晚,深圳20余家企业代表来到现场。其中在活动筹备和举办期间,深圳市开味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雅怡供应链(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鑫辉餐饮集团等企业也分别与资源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农产品公司、供销社等签订了1200万、1000万、500万的农副产品采购协议。

据了解,为加快推进化风成俗,营造城乡共庆丰收的浓厚氛围,南山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区对口办、区总工会联合举办了此次活动。旨在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助推对口地区特色农副产品“进城”“入湾”,吸引广大市民和各界人士一起积极参与,在分享创意美食过程中,助力南山区消费帮扶工作。不仅将原产地食材、特色产品推广给深圳消费者,也搭建起城乡共建桥梁,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

(主办方供图)

编辑 高原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彭健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刘欣怡)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