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颁发首张加氢站气瓶充装许可证,实现零的突破;深交所发布深证氢能指数,总市值超过7000亿备受关注……近段时间,深圳氢能产业喜讯频传,产业迈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依靠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从2017年全市不足20家,发展到2024年近200家产业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及创新平台,深圳氢能产业逐步形成以领军企业牵头、产学研深度合作、上下游协同的全国领先的产业发展态势。目前,深圳产业链企业在氢气制、储、运、加、用各个环节不断创新突破,研发实力雄厚,技术发展、示范应用开拓及市场占有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中石化深圳分公司龙珠源加氢站
深圳加氢站布局建设提速
近日,记者来到南山区龙珠大道龙珠源加氢站看到,与加油站普遍采用的红色色调不同,加氢站采用了显眼的蓝色“氢能H2”标识。在空间布局上,加氢站设置在一片独立区域,现已配置了两套氢燃料加注设备。
“我们这里原来是加油加气(LNG)合建站,加气部分停用后改建成为加氢站,目前正处于试运营阶段。” 龙珠源加氢站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该加氢站气瓶充装许可证书有效期为2024年8月9日至2028年8月8日,实现了深圳市加氢站气瓶充装许可零的突破。
从目前国内已建成运营的加氢站设计储氢容量来看,其中500千克/天及1000千克/天的设计储氢容量加氢站数量最多,这两个储氢容量也是目前国际上的主流规格。数据显示,龙珠源加氢站设计储氢总容量620千克,日加氢能力500千克,正式运营后将成为支持珠三角地区氢能源发展的重要保供点。
截至2024年8月,深圳建成加氢站两座,分别是加注能力为1000千克/天的妈湾电厂电解水制氢加氢一体站和加注能力为500千克/天的南山龙珠源加油加氢合建站。
目前,深圳正加快推进加氢站布局建设,将具备建设条件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城市主干道的加油(气)站纳入加氢站布局规划。同时,推动符合条件的现有加油加气站改(扩)建制氢加氢装置,支持新布点加油站同步规划建设加氢设施。
打造氢能产业核心技术策源地
在氢能领域,深圳已经云集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企氢蓝时代就是氢燃料电池赛道中的龙头企业,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重载、长距离交通如客车、卡车、冷链物流等车辆,以及无人机、两轮车、船舶等应用领域,提供清洁的氢能动力。
日前,在位于龙华区的氢蓝时代生产车间,记者看到用于氢气电化学反应的核心材料——只有纸片厚度的膜电极,再配合双极板并加入催化剂,就可组装成氢能转化的最小发电单元,多个发电单元堆叠在一起形成电堆,通过氢氧结合就能实现氢能发电了。
“我们具备高性能膜电极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实现商用车和乘用车场景的全覆盖。公司的燃料电池产品矩阵完善,形成市场核心竞争力,市场化推广也在不断加快。”氢蓝时代营销公司副总裁刘向东表示,目前,深圳已在氢能领域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企业间高效协同、上下游顺畅联动的局面,这有利于深圳氢能企业提高市场化竞争力,并通过整合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促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实际上,自2016年起,深圳率先布局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将其作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关键领域及能源转型着力补齐的关键技术短板之一。
“深圳企业研发与创新能力雄厚,技术发展、示范应用及市场占有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深圳市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秘书长张祎莹表示。
燃料电池及系统相关领域,深圳拥有氢蓝时代、雄韬氢瑞、深圳三环、国氢新能源、福瑞电气等龙头代表企业;核心材料与装备领域,拥有通用氢能、南科燃料、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伊腾迪、金泉益、通微新能源等核心企业;氢能供应领域,拥有氢辉能源、中集集电、中集安瑞科、凯豪达、氢致能源等领军企业。目前,深圳共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市专精特新企业近20家,已搭建完备的产业链条,涵盖碳纸、催化剂、膜电极、双极板、电堆、系统、制氢设备在内的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下游产品及高端装备制造等环节。
深圳市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发布的《深圳市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截至今年1月,深圳市共有近200家氢能产业相关企业、科研院校、行业组织及相关科技创新平台。深圳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专利申请量3665件,排名全省第一,展现出很强的创新活跃度。
此外,深圳氢能应用示范场景丰富,探索形成热电联产、分布式发电、无人机、船舶、乘用车、货车、客车、叉车等丰富的下游应用场景。
要素集聚构建良好产业生态
氢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一环,已与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针政策紧密协同关联。近年来,深圳市、区级氢能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深圳出台《深圳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明确了氢能作为国内外抢占产业变革的制高点,是实现碳达峰目标和做大做强绿色产业的重要窗口和布局方向。
今年5月,深圳出台《深圳市氢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出到2025年,建设加氢站不超过5座,建设创新载体不少于15家,推动我市主导或参与制修订氢能领域国际国内标准不少于20项,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
“深圳氢能产业发展要素集聚推动产业生态构建。”张祎莹表示,目前深圳市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布局与发展较为完善,研发、产业化水平较高,部分企业在技术水平、市场占有率方面国内领先,与深圳定位成为氢能产业技术策源地、先进制造集聚地、多场景应用示范基地的发展目标相符。
深圳氢能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但也面临氢气供应及基础设施不足、产业聚集不明显等短板和挑战。张祎莹建议,深圳应发挥自身科技创新、人才聚集优势,推动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力度构建稳定氢气供应网络,优化解决加氢站、氢储运等涉氢项目审批流程,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燃料电池发电等示范运营及扶持机制,进一步加大高温燃料电池、海水直接制氢,以及氢能在深圳的多元试点示范和应用推广力度。
编辑 秦天 审读 王雯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15
清平古墟文昌塔的日落盛景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10 月 2 日拍摄于广东深圳宝安沙井街道的清平古墟。画面中,夕阳缓缓西沉,柔和的光辉洒在古老的文昌塔上,塔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与周边的现代建筑、葱郁树木相映成趣,尽显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绚烂的秋日黄昏画卷。#双节在深比心祖国##读特小记者#
01:01
清平古墟国潮风,汉裳雅韵展新容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10月2日,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清平古墟热闹非凡,第三届“汉裳清平”国潮文化周在此精彩呈现。活动现场,身着汉服的表演者于舞台之上优雅起舞,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赏、拍照留念,古老的墟落与国潮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出别样的魅力,尽显传统文化的独特风采与时代活力。 第三届“汉裳清平”国潮文化周活动于10月1日-8日焕新登场,邀市民共赴跨时空文化盛宴。活动还融合墟市烟火气,联动古墟商家开展开展优惠活动。#双节在深比心祖国##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不得了,不得了!10月1~2日利哥群星演唱会(达州~宣汉~巴人广场)黑龙、陈雅森、赵鑫、雪十郎、大壮及众多大网红:金美希(唐艺首席大弟子)、李青青、大洋芋、梦想山妹、云南顶呱呱(南瓜)、世界模特选美中国区冠军刘晨、甩尖子团队、涪陵黄大仙团队、贵州小伟哥团队、二妮(雪茄哥大徒弟)……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