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湾区,同一轮明月!湾区名家齐聚宝安诗话湾区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吉莹 毕晗 文/图
2024-09-14 22:4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海是陆地的连接,桥是城市的连接。月是古今的连接,诗是心灵的连接。

9月14日晚,“2024湾区诗话:共赏一轮明月”在宝安欢乐港湾举行。深圳宝安携手前海以及“为你读诗,以“中秋”为契机,以“诗歌”为纽带,联合深圳、香港、澳门等湾区城市嘉宾,创新展开湾区人文对话与岭南诗意漫游。

2024湾区诗话由《序曲:湾区月升》《天涯此时:致明月与古今》《山河清辉:致故乡与家国》《婵娟与共:致团圆与未来》《尾声:月满湾区》等五个部分组成,并通过文化分享、诗词朗诵、粤剧韵白、诗意吟唱、书法艺术、古典舞蹈、乐队演绎、戏剧演绎等多种艺术表现方式,来表达和传承湾区文化的魅力。

来自深圳、香港、澳门、中山等湾区城市的知名文化学者、艺术家、音乐人,齐聚深圳宝安,于明月之下,海湾之畔,在前海—宝安世界级都市海岸风景的映衬下,吟诵中秋诗词,共话湾区文化,感受湾区文化同根同源的内在连接、抒发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传递湾区面向世界的未来与希望。

当晚,作家、学者、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荣誉教授许子东,诗人、原澳门大学葡语系主任姚风,复旦大学资深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葛剑雄作为湾区诗话人特别分享了与月亮有关的诗篇。文化学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从“共赏一轮明月”出发,讲述着明月于湾区、于中华儿女的古今人文意义。

在本次湾区诗话中,不仅有岭南乐器如扬琴,岭南戏曲如粤剧,更着重讲述了岭南文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千古吟咏中,读懂湾区文化里的血脉相通、文脉相连。来自深圳、中山、广州、香港等地的嘉宾共同用声音艺术、粤剧韵白、音乐弹唱、书法艺术,实现着这份湾区人文的共有情怀。

同时,现场还展示了以湾区重要的历史人物——文天祥为视角的短片,讲述了宝安的古与今,历史、当代与未来。由湾区话剧影视演员李跃辉饰演的“文天祥”也来到了现场,并带来穿越时代与岁月的经典中秋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最后,现场嘉宾共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将活动推至高潮。

“同一个湾区,同一轮明月,同一个未来”,这样的诗歌声音成为了2024湾区诗话“同赏一轮明月”的生动注解和表达。郦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古诗词延续的赤子之心和民族共识,推动城市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甘霖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叶志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吉莹 毕晗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