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梅,孝老爱亲,40多年如一日,对家婆无微不至的照顾,因为她常怀一颗孝顺之心;睦友亲邻,团结带动周边亲友传递正能量,因为她常怀一颗关爱之心;主动加入社区巾帼志愿服务队,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活动,因为她常怀一颗奉献之心。
林秀梅深怀爱老之心,从点滴小事做起,践行传统美德,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为亲人们撑起了一个温馨的港湾。
林秀梅曾荣获“坪山文明之星”称号,她的家庭获评坪山区十大“最美家庭”。
四十年如一日照顾家婆
林秀梅自27岁嫁到坪山区石井街道田心社区,便与家婆一起生活,四十年如一日地照顾家婆,从未“红脸”,毫无怨言,从不懈怠。她家婆今年102岁高龄,身体状况依然良好,老人能安享晚年,离不开林秀梅多年来的辛劳付出。
林秀梅家婆在60岁时,牙齿全部掉光,因为牙龈萎缩不能安装假牙,只能用牙龈咀嚼食物,林秀梅毫无怨言地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
每天早上准时起床做早餐,照顾老人饮食。14695个日升月落,每天定时响起的闹钟,林秀梅从未出现过一点差错,她用真情和陪伴总结出了照顾家婆“六个一点”的经验:“饭要软一点、菜要淡一点、种类多一点、吃得慢一点、早餐好一点、晚餐早一点。”
林秀梅经常主动陪老人谈心散步、聊天解闷,有时候还会带着家婆走街串巷,找左邻右里一起聊天,让老人不至于孤独无聊。
她的良苦用心让家婆非常感动,逢人就说自己得了一个跟亲闺女般孝顺的儿媳妇。
带着家婆上班方便照顾
1991年,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林秀梅找了份环卫工人的工作,每天七点多钟下早班后,给家婆准备早餐,九点多再去上白班。这样既能补贴家用又可以兼顾家务,还把家婆带在身边,方便照顾。
林秀梅家婆在74岁那年,因手术住院,她日夜守在家婆身边,细心伺候。家婆睡着了,她要时刻惦记着半夜醒过来,为家婆加盖被子,家婆醒了,她又忙着给为家婆翻身、清理、擦洗、换衣服......
对此,林秀梅毫无怨言。为了能让家婆补充营养,林秀梅开始研究各种流食、松软食物,每次吃饭都会细心观察家婆的饮食喜好,每天悉心为家婆准备“营养餐”。
她知道家婆爱吃猪脚饭,就每天很早出门到市场挑选好的猪脚,为了让口感更好,她反复清理不干净的杂毛,清洗干净并特意煮久一些,
志愿服务助力文明创建
“您好,这是垃圾分类明白卡,请看一下。”因为做过环卫工人,林秀梅身体力行,主动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到社区活动中心、超市门口等人员流动性大的区域开展宣传,现场发放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折页,并向过往的居民群众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相关知识,为居民讲解如何正确开展干湿分类、规范投放等,引导更多居民成为垃圾分类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广者。林秀梅说:“希望通过宣传和引导,让大家都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这样社区的生活环境才会越来越好。”
在日常生活中,林秀梅经常联系左邻右里、串门入户,面对面普及文明城市创建,收集群众意见向社区反馈,并帮助群众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她还不定期带领社区巾帼志愿互助会志愿者,处理社区环境卫生、乱张贴的小广告、乱停乱放等不文明现象,无法处理的及时联系社区。在她的影响下,巾帼志愿互助会的辛勤付出也让辖区居民逐渐认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并积极参与其中。林秀梅说:“不管年纪再大,只要身体允许,我都会一直坚持下去。”
40多年来,林秀梅用细心、真心、孝心、爱心扮演着一个个角色,再苦再难再累,她从没在家婆面前说一句抱怨的话,始终保证老人的饮食起居质量和稳定的情绪。在林秀梅心里,付出再多的苦和累都是值得的、有意义的,她说:“家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一种传承和继续,家和万事兴,有了家,其他的一切才有意义。”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甘霖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叶志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