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广东卫视获悉,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总工会、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广东卫视、大湾区卫视联合承制的《行进大湾区·开放之窗》9月14日起逢周六21:10广东卫视、21:55大湾区卫视,黄金时段双平台播出。
节目立足湾区、面向全国、辐射世界,以随访式、记录式、日记式的形式,致力于讲好广东“以高质量发展支撑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故事、呈现湾区奋斗者“全力以赴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风采,让世界透过大湾区的“开放之窗”,看见这里日新月异的创造,以及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的壮丽图景。
新版图——大湾区与“一带一路”深度联动
本季节目首度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深度联动,让祖国大江南北的风光同框,也让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的故事同频共振。
今年是全国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林芝与粤港澳大湾区早已深度融合、情同一家。这次以科技之光,续写两地情谊,节目跟随中山医眼科医院5G智能眼科巡诊车出发,将“专家号”的优质医疗资源送抵3200多公里外、平均海拔3100米的雪域高原。
节目专访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了解他们在文旅、产业等方面助力林芝绽放“致富花”,成就当地藏民30年来的生活巨变。
粤藏情深,跨越山海,“一家亲”在这里有具象的表达,在山坡上翩翩起舞的其米巴姆和格桑达瓦说,他们有两个家,“一个在林芝,一个在广东”。2016年,他们被广东省对口支援林芝市培养艺术学员项目选中,和其他34名林芝学员一起在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免费接受七年一贯制培养。学成归来,如今他们是林芝市民族艺术团的专业舞蹈演员。
节目也重点实地走访产业援疆项目,带领全国观众了解“湾区造”如何搭乘“一带一路”东风走进千家万户。
新主题——以新质生产力激发动能
今年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是被频繁提及的关键“热词”,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本季节目紧扣这一“新主题”进行创作,拍摄选题既响应了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又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
现如今,5G技术赋能各行各业。节目中,中国联通广东省分公司首席创新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南粤工匠潘桂新介绍道,5G信号不再局限于陆地,而是不断延伸到低空和海洋。以海洋城市为试点,开发出的全国首个“5G海洋专网+5G数字渔船”系统解决方案,通过监控数据就可以实时掌握船舶生产作业态势,这一项目不仅斩获了通信行业的“奥斯卡”大奖,更实实在在地以新质生产力助力发展海洋经济。
节目来到深圳市体育中心,听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总设计师、设计研究院院长、南粤工匠程希奇介绍建筑装饰领域最新研发的智能设备,其中的环境监测机器人就是新质生产力应用之一,是可以24小时不间断监测施工现场空气质量的“绿色卫士”。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盈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研发总监戈燕红,带领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年轻团队,自主创新研发“环境质量多要素智能精准监测与预警溯源系统”,可以及时捕捉环境质量变化、预防环境污染发生、锁定污染来源,为生态环境“精准把脉”。
全国劳动模范、南粤工匠、广东特地陶瓷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唐奇,复原多种古代陶瓷工艺技法,为故宫博物院、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单位完成古陶瓷复刻及文创品开发,跨越千年激活文化的生命力。
新表达——以体育交流促粤港澳三地交融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将举行,大湾区已经进入了“全运时间”。总导演秦海菲与全运会击剑冠军邓小浩、奥运跳水双冠王陈艾森组成“寻访团”前去“探馆”,看香港、澳门两地以体育为发力点、全面推进大湾区建设的生动实践,以及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而积极作为。
2025年全运会,香港将承办篮球(男子22岁以下组)、场地自行车、击剑、高尔夫球、手球(男子)、七人制橄榄球、铁人三项、沙滩排球共计八个竞赛项目。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表示,希望“体育热”和“文旅热”相互助力,以全运会为平台,进一步促进粤港澳三地交融。
而澳门将承办2025年全运会的乒乓球、三人篮球、五人篮球(男子18岁以下组)、排球(女子成年组)、空手道五项竞技赛事。节目“寻访团”走进澳门运动员培训及集训中心,与澳门空手道名将郭建恒展开了套路切磋。空手道这项运动起源于中国,也是澳门选手在竞技体育中的“夺牌热门”,对于即将到来的“十五运”,郭建恒期待能通过这项运动帮助更多青少年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提升澳门的体育氛围,加强与内地尤其是与广东体育协同发展。
广东卫视供图
编辑 李璐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朱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