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海连城的深圳,遇见水彩。正在深圳画院美术馆展出的“遇见·山海——深圳、青岛水彩名家作品交流展”共展出100余幅优秀作品,充分展示深圳、青岛两地艺术家在水彩艺术领域的多元探索,为市民带来一场水彩“盛宴”。
该展由深圳市罗湖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深圳市美术家协会、青岛市美术家协会、青岛市市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青岛当代水彩艺术研究院主办,深圳市罗湖区美术家协会、青岛出版艺术馆承办。日前,该展的交流会在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会议室举行,艺术家、评论家齐聚一堂,围绕水彩艺术进行深度交流。
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广东省文联副主席,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梁宇表示,此次展览作品艺术风格多样,既有写实具象,强调水彩本体语言;又有对不同艺术观念与技法材料的探索和创新,各种艺术思想融合,呈现多元化态势。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必将增进两地友谊,推动两个城市的美术事业再上新台阶。
水彩,也是一种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正如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副主任杨晓洋所指出,深圳、青岛两地美术交流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深圳、青岛两地都是滨海城市,都具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文化特色。青岛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艺术氛围和传统。深圳则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艺术氛围可能更加年轻和创新。
山东水彩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青岛美协名誉主席、青岛科技大学教授高东方表示,深圳是移民城市,文化和艺术风格多元,也体现在深圳的水彩画中。画家们尝试不同的题材、技法和表现形式,使深圳水彩画呈现出丰富多样、个性鲜明的面貌;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第五届水彩画艺委会主任王迪表示,通过展览可以看出深圳水彩突飞猛进的发展;青岛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李黎表示,深圳是年轻有活力的城市,近几年国内外重大水彩展览展出让我们能感受到深圳的水彩艺术水准,青岛水彩风格比较传统,山海画风比较鲜明;陕西省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宋清认为,此次展览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青岛画家作品有历史厚重感,功力深厚,水彩语言成熟,深圳画家作品朝气蓬勃,个性鲜明和多元化。
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副主任郝强认为,通过两地水彩画作品交流展,有助于推动两地文化的交流;长青诗社社长高源认为,深圳、青岛两地艺术家作品各有特色,功底扎实。青岛作品注重本土题材,青岛特色建筑;深圳作品技法丰富、创新度高、想象力丰富。
广东省美协水彩艺委会副秘书长、珠海市美协副主席马丁认为这次展览作品水准很高;深圳大学艺术学部美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肖芳凯观表示,很多作品鲜活生动;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教授周利群分享了自己水彩创作历程,见证了深圳水彩艺术的成长和发展;罗湖区美协副主席周天涯十几年前曾在青岛工作,对青岛水彩比较熟悉,他表示青岛水彩群众基础和艺术氛围好,这次青岛水彩作品在深圳展出和交流对深圳水彩艺术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艺术家詹皇鑫表示,通过展览重新认识了水彩画历史和发展和两地的渊源,收获非常大;艺术家杨文水彩作品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他表示,只要用心去创作,认清自己目标,深圳是可以圆梦的地方;罗湖区美协秘书长刘冰表示,青岛是非常适合水彩写生的地方,也期待深圳、青岛更多的艺术交流活动。
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罗湖区美术家协会主席方晓龙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以开放、包容和多元的文化生态吸引一批又一批水彩画家扎根于此,孕育了时尚、创新、浓郁的水彩艺术氛围。深圳先后承办过“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水彩、粉画作品展”、“第一、二、三届深圳国际水彩画双年展”和“广东省第七、第八届水彩粉画展”等一系列重要展览活动。
罗湖,是改革开放先行区和深圳最早的建成区,连续四次被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区”,近年持续推动“水彩强区”建设。在成功举办“首届深圳市梧桐山水彩艺术节”基础上,探索每年与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共同举办一次水彩作品交流展,已先后举办与哈尔滨、南京、长沙等地的作品交流展,获得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双城水彩作品通过交流,有助于促进相互了解,相互借鉴,共同推动水彩艺术的发展。”方晓龙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品牌活动,进一步推动双城水彩艺术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美术高地,发挥深圳在大湾区美术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周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