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造专业委员会在深圳举行会议。该专业委员会20多位委员前往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校本部)临时建筑光储直柔先行示范项目进行现场考察与学习交流,该项目所展示的绿色建造示范价值,吸引专家眼球。
该项目坐落在南科大校园内,总占地面积56834平方米,建筑面积167600平方米。项目建设由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工程管理中心负责,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施工任务。该项目办公区屋顶安装了378个585N光伏组件,总面积为976平方米,装机容量为221.13kWp;配备630KVA变压器和一台200KW/233KWH的建筑微电网智能配电柜以及一台110kw的智能逆变器柜。该微电网年光伏发电量可达28.25万度电,年节约二氧化碳排放量281.65吨,光伏绿电占总用电量的19.02%;智能配电柜每年可实现移峰填谷11.86万度电,移峰填谷占总用电的7.76%;削峰移峰可使变压器降容至315KVA,提供200KW调节负荷。该项目合同能源管理减少了电费开支,增加了项目的绿色成色,更好地实现了企业社会责任。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工程设计管理中心调研员邢云梁说,该系统通过利用现有的电力网络,实现了经济高效、便捷且安全的在线能耗数据采集;系统能够以秒级的精确度分析电能的供给与消耗曲线,并按小时对能耗数据进行统计。此外,该系统具备智能调整“源网荷储”运行参数和状态的功能。这些特点对科学构建光储直柔智能微电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体现了该创新系统的显著优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造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丛笑表示,该项目所采用的光储直柔建筑微电网系统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经济上具有可行性、并且具备可复制性,展现了显著的绿色建造示范价值,将继续组织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观摩学习,以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该系统。
深圳市配电设备行业协会会长王辉说,该项目引入社会各资源、遵循“自发自用削峰、配储移峰填谷、重点负荷节能、在线智能测控”的原则,通过合同能源管理的商业模式得以实施,并被选定为深圳市光储直柔建筑试点项目。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刘彦 审读 匡彧 二审 李璐 三审 徐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