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火出圈 | 衡阳保卫里,city不city?

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意 文/图
2024-09-07 09:4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复古又潮流,好city!

“百户为里,五里为乡”。

作为一种居民组织,“里”在北京、天津等北方地区较为常见。

但在衡阳市珠晖区苗圃街道,有一个叫做“保卫里”的地方,不仅名字迥异于南方,还以铁路博物馆、老式铁路月台、火车墙画、车厢、列车方向牌等极具年代风格的铁路元素,不仅承载了一座城市的记忆,更让老街区充满了城市记忆与青春气息,吸引了一众游客、网红前来拍照打卡。

衡阳保卫里,city不city?

9月6日,在火热的天气中,“衡阳火出圈”粤港澳大湾区媒体总编辑等一行走进衡阳保卫里,感受一座城旅游服务接待火一样的热情,感受保卫里等网红打卡点紧跟热点、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火热劲头。

在衡阳,“保卫里”这个北方名称从何而来?

据衡阳铁路博物馆讲解员介绍,抗战时期,当时粤汉铁路局由武昌迁到衡阳珠晖,大量北方铁路职工来到苗圃工作,投身保家卫国的一线,于是周边地区沿袭了北京、天津的命名习惯。“保卫里”就是在此基础上,为纪念铁路职工支援抗战、保家卫国而命名的。

“保卫里”因铁路而兴,是湖南乃至中国铁路恢弘发展历程的精彩缩影,是衡阳这座交通主枢纽城市最有力的见证,也是铁路文化创新传承与文旅融合的新典范。

如今,作为全国首个铁路文化特色街区,改造更新后的衡阳保卫里让这个老街区充满了城市记忆与青春气息。

△两个小朋友在火车墙画前“打卡”。

在这里,你既能体验到昔日衡阳旧时光,更能感受到新时代的蓬勃气息。

在保卫里文化创意街区主入口,颇具复古情怀的火车月台上,陈列了一趟绿皮火车。一群统一身着蓝色海军衫、梳着辫子的阿姨们一字排开,在摄像师的指挥下拍照拍视频,追忆当年的似水年华,人群中不时响起欢乐的笑声。

△微缩版的火车站月台吸引人们拍照打卡。

街口整面墙上,挂着数十张从火车车厢上拆下来,写有始发、终点站名的列车方向牌,瞬间勾起过往时乘坐北上列车窗口、南来北往的诸多回忆。而街区里随处可见、巧妙融合在每一处细节里的“铁路元素”,吸引了一众热衷city walk、探寻城市角落的年轻人,或是追寻过往记忆的人们前来打卡、留念。

△随处可见的“铁路元素”吸引游客纷纷前来打卡拍照、留念。

在保卫里老街,还有一处热门打卡地——衡阳铁路博物馆。

△衡阳铁路博物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造的第一台干线货运蒸汽机车长什么样?曾被称作中国南方铁路“大枢纽”的衡阳铁路管理局又是如何运转的?

这些,你都能在衡阳铁路博物馆里找到答案。

衡阳铁路博物馆由原衡阳铁路管理局旧址改建而成,始建于1950年,现收藏有1600多件展品,其中包括车站摇铃、手提信号灯、拨号式电话等粤汉铁路的重要老物件,更承载着昔日衡阳保卫战的血泪与辉煌。

△微缩版的火车站月台。

珠晖区苗圃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保卫里将“南方铁路寻根之旅”与“现代铁路文化创新”相结合,通过对衡阳铁路文化的重塑、社区商圈的自我造血以及保卫里片区的提质改造,实现社区、景区与商区的“完美融合”,打造城市记忆窗口与“潮文化”新地标。

△用当地方言组合而成的“衡阳”,别有一番趣味。

保卫里街区面积共有10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1.65亿元,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不断丰富完善优化业态,打造结合铁路文化、复古里巷风貌和年轻潮流消费的特色商业街区。

“衡阳保卫里,city不city?”

“复古又潮流,好city啊!”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诗敏 二审 王雯 三审 林捷兴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意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