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海洋文化交流,发力“蓝色引擎”。近日,深圳海洋大学筹建团队林间院士一行莅临深圳大学海洋文化科普教育(蛇口邮轮母港)基地参观交流,此次活动旨在推动深圳海洋文化深度交流,推动两校携手促进海洋文化教育的发展,推动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中国的海洋文化事业培育更多人才。
林间是国际顶尖海洋地球物理学家、欧洲科学院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等,也是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深圳海洋大学筹建负责人,历任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亨利-比奇洛杰出海洋学家讲座教授、高级研究员,麻省理工学院-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所长等。当选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会士、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士、美国地质学会GSA会士、国际大洋组织InterRidge主席等。荣获2024年度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AOGS)最高奖“艾克斯福特奖”,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Science等发表系列开创性论文,其一论文在国际地震学领域十年引用率全球第一。
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海洋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张岩鑫教授于海洋艺术科学馆进行介绍
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海洋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张岩鑫、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展览教育部主任葛洋陪同林间院士一行走进位于深圳蛇口邮轮母港H4突堤的海洋艺术科学馆参观。
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展览教育部主任葛洋于海洋艺术科学馆进行介绍
海洋艺术科学馆内展陈了国内独具一格的展示中国海洋历史发展的绘画作品,中国沿海不同地区的古船模型,以及从海图角度呈现深圳与海洋关系的《地图里的深圳和深圳湾》展览等,是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学术成果社会转化的重要试点。
目前,深圳大学海洋文化科普教育(蛇口邮轮母港)基地已获得授牌:全国航海科普教育基地(中国航海学会),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中国海洋学会),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
参观结束后,林间院士一行移步深圳大学海洋文化科普教育(蛇口邮轮母港)基地,就深圳海洋大学与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关于海洋文化交流互动的可能性,展开深入座谈。
林间在参观完海洋艺术科学馆后,感慨于深圳大学海洋文化科普教育(蛇口邮轮母港)基地多年来的建设成果,表示这次交流非常重要,是海洋科学与海洋文化艺术的重要碰撞。林间院士特别肯定张岩鑫教授所提出的“艺术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科学”,也提到曾对他影响深远的一本书就是《科学的艺术》,提出“海洋科学与海洋文化艺术如何融合”将是本次双方会晤后接下来的合作重点。
林间在会议中着重介绍了目前深圳海洋大学的建设情况,作为深圳市海洋人才培养的重点项目,深圳海洋大学正致力于打造具有鲜明海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以“战略引领、顶天立地、先行示范”的办学定位,服务海洋强国建设、南海开发以及深海战略,在深圳海洋大学+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馆,三位一体的统筹规划下,培养强基础、复合型、“+海洋”的创新型人才。
此次座谈是迈向更深层次合作的一个良好开端,对未来合作的方向进行了展望,双方提出可以共建合作关系,利用各自拥有的宝贵资源,如博物馆藏品、艺术品、人才智库和科研成果,策划有深度、趣味性的展览、竞赛等活动。同时,借助各自的影响力,共同推广和扩大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