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国潮新风,感受非遗之美 !第九届华夏非遗文化季圆满收官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铭
2024-09-03 10:4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今年,华夏艺术中心邀请了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及深圳市木偶艺术剧院参与文化季的演出活动,吸引众多非遗爱好者和年轻一代观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口碑和称赞。

近日,由深圳市南山区委宣传部、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华夏艺术中心策划承办,为期2个月的“第九届华夏非遗文化季”正式落下帷幕。

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赓续中华文脉,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非遗传承活力,赋予非遗新的文化内涵,今年暑期,由深圳华夏艺术中心策划承办的“第九届华夏非遗文化季”,让深圳市民在华夏剧场近距离感受非遗之美,体验国潮新风,发掘更多非遗新玩法。

自2016年起,深圳华夏艺术中心持续开展以戏曲和木偶为主题的华夏非遗文化季项目,至今已举办超过90场相关演出活动,始终秉持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的初心,践行“弘扬华夏文明”的社会责任。

今年,华夏非遗文化季以“匠心拾遗,艺韵新生”为主题开展,相较往年,文化季从高品质的演出内容、系统性的工作坊学习和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三个方面进行全面提升,推出三大单元:演出剧目单元、幕后探班单元、体验互动单元。为观众带来三台精彩演出、三场深度剧场探班以及两场趣味互动工坊。

文化季以“中国名著题材”为核心贯穿始终,邀请3个国内外知名演出剧团多达150余位非遗传承人参与其中,所选作品均为剧团近期推出的全新力作,做到传统项目与当代表达完美融合,在文化季中大放异彩。

为确保本届华夏非遗文化季能够持续为市民提供高水准和专业性的演出活动,今年,华夏艺术中心邀请了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及深圳市木偶艺术剧院参与文化季的演出活动,吸引众多非遗爱好者和年轻一代观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口碑和称赞。

让深圳市民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体验国潮之美,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是2024年华夏非遗文化季特色之一。

《真假孙悟空》在开演前,广东省木偶剧团的演员们早早就带领家长与孩子深入剧场沉浸式体验剧目的台前幕后,开展了一场收获颇丰的探班活动,活动现场除了为大家普及广东木偶戏的相关知识,还为大家呈现了偶剧《弹吉他的小矮人》和《京剧穆桂英挂帅之探谷》的选段。现场孩子们与非遗传承人零距离交流,皆被广东木偶戏独特的艺术美感所深深震撼、赞不绝口。

婺剧《三打白骨精》演出前,由婺剧剧团演员老师为戏迷讲解婺剧,通过演员的唱、念、做、打基本功展示,再到上妆、穿戏服、学戏唱戏,让小戏迷们过足戏瘾,近距离感受百年沉淀的婺剧魅力,增进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千里走单骑》演出前,深圳市木偶艺术剧院洪金雕老师选取多达20余尊木偶,囊括提线木偶、布袋木偶、杖头木偶等不同类别的木偶,带领孩子们近距离接触非遗木偶,分享木偶小知识。

今年特别设立的以“万物皆为偶”为主题的互动单元—与“偶”有约,为孩子们带来两场充满趣味的木偶工作坊活动,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制作木偶,激发青少年一代的想象力,加强其动手能力。在家长和孩子的操控下,让偶变得有“生命”,出现在视野里,生活在舞台上。

为了让非遗走入大众视野,融入现代生活,真正“活”起来,“传”下去,华夏艺术中心将持续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活态传承”,与新时代科技同频共振,积极营造环境,丰富传播方式,实实在在增强非遗传承实践活力,真真切切推动非遗系统性保护。

(主办方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