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促振兴|龙江新材料产业乘“势”起舞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孙思琪
2024-09-01 22:09
摘要

产业转移促振兴|龙江新材料产业乘“势”起舞

金秋九月,稻谷飘香。9月1日,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黑龙江)新材料产业专题对接活动在哈尔滨举行。产业专家共聚一堂、龙头企业交流洽谈、相关地市积极推介,共同为黑龙江承接产业转移把脉开方,共同探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活动现场

新材料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方向。

黑龙江矿产资源富集,晶质石墨资源储量占全国的56%,铝镁合金、钛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特种石墨等研发和加工制造能力突出,产业基础坚实,发展潜力巨大,合作空间广阔。

侯涤洋

“作为央企,我们希望利用龙江资源把更多的技术、资金、转移到龙江中来,将央企优质资源与龙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相结合。”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院长侯涤洋表示,未来,要积极引导把好的项目与龙江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区位优势相结合,助力龙江新材料产业做到最优。

在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胡振鹏看来,黑龙江发展新材料产业除了有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下游应用端的配套也非常完备。

胡振鹏

“以石墨产业为例,黑龙江石墨储备量居全国之首,已基本形成从资源开采、材料制备到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产业生态持续向好。目前,产业联盟已经跟鹤岗、鸡西等地达成了石墨高质化利用协同创新基地的合作意向,计划把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和国内其他石墨下游高能级创新平台的优质创新资源导入龙江。”胡振鹏说。

迟弘

“产业对接需要平台,龙江丰富的新材料资源也需要对接,而我们就是基于‘工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打造的采购服务平台。”中国硅材料商城总经理迟弘介绍,用户可以以“一个平台+两张订单+一部手机”为基础,通过与平台签约完成硅产品及大宗原料交易,让新材料交易更便捷。迟弘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对接活动,打通供需产业链,为新材料产业提供了解行业动态、拓展业务的渠道。

除了交流洽谈,活动现场多家新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还分享了在龙江开展产业合作的经验和感受,相关地市进行了推介。

在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大庆圣泉年产8万吨硬碳材料项目(一期)正在建设过程中,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预计9月份投产。而在一年前,全球首个百万吨级“圣泉法”植物秸秆精炼一体化项目(一期)建成投产,目前产能稳步爬坡中,产能利用率已达到 70%,预计四季度实现完全达产。

唐地源

“我们在龙江的投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政府对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政府部门积极作为,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项目能够顺利落地离不开政府部门的贴心服务。”圣泉集团总裁唐地源说。

“作为全国重要的石油石化生产基地,大庆市坚持把化工新材料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走差异化、精细化、绿色化发展路线,培育壮大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橡塑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大庆市工信局副局长姚锋钢说。

姚锋钢

据了解,目前,大庆市现有石化生产企业近500家,形成1900万吨炼油、180万吨乙烯、300万吨合成树脂生产能力,年产值超过千亿元,建有2个国家级和2个省级化工园区。通过谋划页岩油制乙烯等途径,进一步丰富基础化工原料,在延链、补链、强链中再造产业动能,引领带动石油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寻求合作商机,谋求共赢发展,推动大庆从‘石化大市’向‘石化强市’迈进。”姚锋钢说。

集合众智,深入交流,凝聚共识,产业对接。当前,黑龙江把发展新材料作为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台专项行动方案、相关配套政策,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引建了一批重点项目,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产业规模和层次持续提升。新材料产业的视野在这里进一步打开,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由此也愈发欣欣向荣。

(作者:孙思琪)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