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企业创新药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或取得新突破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宏博
2024-08-31 07:0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患者或迎来曙光!近日,记者了解到,深圳博芮健制药有限公司(简称“博芮健制药”)首个创新药BrAD-R13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顺利完成I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给药。未来,有望通过该药减缓轻、中度AD患者病情发展,并对临床症状起到改善作用。

作为造成全球老年人“失智”“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AD也因其较高的死亡率成为全球第7大死因,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研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近几十年内全球AD患者数呈现大幅增长,因此亟待具有创新价值的治疗药物推向临床。

如何实现AD治疗的突破?在公司创始人叶克强教授的带领下,博芮健制药科研团队打开新的思路,围绕如何抑制β淀粉样蛋白(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是导致AD的致病蛋白之一)在大脑内聚集和缠结,确定了一条通过激活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TrkB信号通路,从而实现延缓疾病进程的新型治疗策略。

相较于以往的研发方向更注重于如何清除致病蛋白,BrAD-R13则让AD治疗从“对症”转向“对因”,从“治标”转向“治本”。“BrAD-R13可在疾病发展的更早期介入,从源头阻断致病蛋白的生成,同时该药拥有更高的血脑屏障通过率,可更有效地到达脑部。”叶克强告诉记者,为缩短药物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时间,博芮健制药在研发过程中通过高效运用VIC模式(即风险投资VC、知识产权IP和研发服务外包CRO的整合模式)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大大提升了研发流程的效率。

目前,BrAD-R13作为自主研发的国家1类创新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先后正式批准其用于治疗轻、中度AD的安全性、耐受性、有效性的I期临床研究。“这是全球首款进入临床阶段的小分子TrkB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其顺利完成I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给药,具有里程碑意义。”叶克强还向记者透露,博芮健制药另一款自主研发的帕金森病早期诊断PET示踪剂也在加速推进研究者临床试验,并有望成为针对α-突触核蛋白靶点的诊断类核药。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邓辉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宏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