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全体“伦敦集结”,即将连演12场!

深圳报业集团特派记者 刘莎莎/文 周红声/图
2024-08-29 23:35
收录于专题:咏春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右下,往左一点点。”“多了,回一点。”“上面也打光。”当地时间8月29日下午,深圳原创舞剧《咏春》演职人员全体集结伦敦沙德勒之井剧院,争分夺秒,展开演出前的合光、走位排演。当地时间8月30日晚,《咏春》英国首演将在此举行,并将连续演出12场。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了解到,当地时间8月28日晚,随着第三批《咏春》演职人员抵达伦敦,《咏春》全体已完成“伦敦集结”。8月29日,《咏春》全体旋即以“追光精神”“深圳速度”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演前排演中。

8月29日下午,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在现场看到,《咏春》舞美已完成所有搭建工作。步入观众席,一切都是熟悉的感觉、熟悉的味道,《咏春》将东方气蕴、岭南风情原汁原味地带到了伦敦。

下午1时许,“大春”扮演者冯浩然正在舞台上“扫地”。这是舞剧《咏春》开场一幕。“沙德勒之井剧院的舞台与国内大剧场、香港演艺学院剧场都不一样,进深、尺寸不同,更具包裹性、沉浸感,一楼观众席前排甚至都有点乐池的感觉了。演员与观众没有距离。”冯浩然说。

因为舞台变动,精益求精的《咏春》主创们正在微调、改动,力求100%完美呈现。“很兴奋,一点不累。”谈及“时差”,冯浩然表示,不知道有没有“倒过来”,但是《咏春》演职全员都“铆足了劲”,努力在英国舞台上展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包容自信。

女导演、八卦掌掌门张娅姝也早早来到了舞台上。穿着一双可爱的舞蹈“热身”棉鞋,她独自跳起了一段舞蹈。在排演间隙,张娅姝接受了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的采访。她表示,对于舞者而言,此次演出的沙德勒之井剧院别具意义。“学习舞蹈的人都知道沙德勒之井剧院,它是现代舞的殿堂级剧院。之前,就特别想来这里看剧、交流、学习,没想到第一次来,就是在这个神圣的舞台上跳舞。”张娅姝说。她同时表示,8月29日当天伦敦阳光明媚,天气特别好。“听说前几天都在刮风、下雨。希望明日的演出也如天气一样,为伦敦观众带来美好的感受。”

下午2点多,舞台上的演员们越来越多。“叶师傅”常宏基也出现在了舞台上。

据悉,8月29日早上,常宏基在伦敦地标——大本钟等地拍摄快闪,帅气的咏春舞蹈动作引来伦敦市民、游客驻足围观,圈粉无数。“特别多人来围观,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常宏基腼腆地笑着说。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注意到,此次常宏基留了一点“小胡子”。“特意留的,希望让叶师傅看起来有点年纪、有点岁月沉淀。”

常宏基告诉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这次伦敦演出他不想给自己压力,希望以轻松、松弛的状态,自然而然地将观众带进角色。“之前试过,越是想完美表现,越是紧张,神经紧绷不利于肢体控制和角色发挥。”常宏基说。他表示,在沙德勒之井剧院,台上与台下,观众与演员,乃至演员之间几乎都是“零距离”。“我在舞台上都能听到同伴们呼吸的声音。”常宏基说,“在这样的剧场空间里,更需要我们对角色精雕细琢,把观众真正带入剧中。”

常宏基表示,很喜欢这种“沉浸式”的剧场,“演员可以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角色中,而是不是像在普通大剧场里那样,动作和表情都必须放大、夸张。”谈及8月30日的首演,常宏基表示,他的心愿是“带观众入戏”,让他们真正走进《咏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感叹“武打好酷”“动作好帅”这样的表层感官上。

在排演现场,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还看到不少“洋面孔”在负责舞台控制。对此,常宏基表示,此次《咏春》伦敦演出本身就是一次中外合作。“必须要有熟悉剧场的当地工作人员参与其中。”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同时了解到,8月30日《咏春》伦敦首场演出的门票已全部售罄。

据悉,沙德勒之井剧院位于闻名遐迩的伦敦西区,拥有超过300年的悠久历史。剧院所在的伊斯灵顿区,地处伦敦中心偏北,是伦敦人口最密集的城区之一。在伦敦西区众多剧院中,沙德勒之井剧院被誉为最好的舞蹈剧场,一直以来都是本地观众看戏的首选地之一。“这里的观众一般都是提前2、3天才购票。伦敦首演第一场演出门票全部售罄,对我们也是一剂强心针。”《咏春》演职团队、深圳歌剧舞剧院演出部主任常迪说。

《咏春》即将舞动伦敦,首场演出门票全部售罄,也引发了英国媒体广泛关注。当地时间29日下午,包括《泰晤士报》在内的英国当地媒体也来到了沙德勒之井剧院排演现场,进行采访及拍摄。

万事俱备,《咏春》全体演职人员将倾情投入8月30日《咏春》伦敦首演,努力在世界舞台上讲好“深圳故事”,发出“中国声音”。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王敏

(作者:深圳报业集团特派记者 刘莎莎/文 周红声/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