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晚,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在深圳保利剧院结束了最后一场“回家”之旅演出并将演出总场次刷新至190场!从坪山大剧院到深圳保利剧院,6月28日至7月7日,本次《咏春》回家共演出10场,场场爆满。深圳市民、观众用饱满的热情、热烈的掌声、兴奋的尖叫,欢迎载誉而归的深圳文艺精品——《咏春》回家。在家乡观众看来,《咏春》既是深圳文艺的骄傲,更是深圳城市IP的一张闪亮名片,剧中“一路向前、追光逐梦”的精神,正是每一位“步履不停、奋斗不止”深圳人的写照。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铭 摄
据悉,在本次演出结束之后,8月《咏春》将“启航”英国,于8月29日至9月7日在伦敦 Sadler’s Wells Theatre演出12场,开启2023年海外首秀新加坡首演之后的“二次出海”演出,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再次展现中华文明的英姿煞爽与隽永魅力。
“回家演出”积蓄“再出发”能量
对《咏春》的主创团队来说,6月28日至7月7日的这次“回家”之旅别具意义。
这是回家、回归,同时也是启航、出发。“回家”10场演出,“家乡人”热情捧场、盛情难却,这对《咏春》主创团队来说,是莫大的鼓舞、鼓励,更是继续前行的重要动力。深圳歌剧舞剧院执行编导、八卦掌掌门/导演饰演者吕程亮说:“回家演出,很暖心、很贴心。”谈及即将开启的《咏春》英国演出,吕程亮感慨到,在经历了190场演出的磨砺之后,团队的配合已经相当默契了,“我们再出发的时候,比之前多了从容和淡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将百场如一地去呈现我们的舞台和演出质量。”
深圳歌剧舞剧院首席舞者、叶师傅的饰演者常宏基则表示,“每一场演出都能带来不同的惊喜和体验”,他认为,每一场的演出都让自己对于角色的认识和认知更加深入了,也更能让自己静下心感受这个角色的魅力。谈及《咏春》英国演出,常宏基表示,自己非常期待《咏春》英国演出:“非常荣幸能让舞剧《咏春》这一赋有中国文化底蕴故事、由深圳出品的原创舞剧走向海外,让更多人感受中国文化内涵和中国武术精神。”同时,他认为海外演出是一次很好的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机会,希望在演出之余,能与当地的舞团进行交流、学习。吕程亮则表示:“此次英国演出任重而道远。”在她看来,《咏春》英国演出不仅可以让海外的中国朋友感受到久违的、来自同胞的温暖,同时也承担着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中国文化的任务。
文艺作品与文艺人才相互成就
3位“叶师傅”、4位八卦掌掌门/导演、3位大春、2位永成、2位猪肉荣……细心的观众发现,在深圳的10场演出里,A、B、C角轮番上阵,贡献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7月6日,饰演叶问妻子永成的演员上新,惊艳首秀。这意味着又一位年轻演员正式加入了《咏春》大家庭。青年演员的加入不但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也昭示着《咏春》舞剧正成为培养青年演员的蓄水池,持续涌动青春的活力。
7月6日下午,当青年演员刘昱彤首秀结束,剧组成员欢呼着把她抛起,一起庆祝演出圆满成功。“自己的心里是百感交集。为了这次登台准备了大概一年半时间,本以为我会非常紧张,但上台后同伴都在用眼神鼓励我,观众们也很热情,这让我释放了不少压力,我能感受到观众与演员的双向奔赴。”“一个角色有时会设置多个演员,方便大家相互补位。”深圳歌剧舞剧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做一方面是考虑到演员的体力和精力,保证每场的演出效果;另一方面是希望让更多年轻演员有上台锻炼的机会,为海外巡演做准备。
演员刘昱彤(右)。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铭 摄
《咏春》总编导韩真、周莉亚表示,《咏春》全体演员集体学习咏春拳,并非只练习自己角色所需的武术、舞蹈。在舞台上,或许这一场“叶师傅”由演员王剑扮演,而到了下一场演出,王剑又是“太极拳掌门”。演员冯浩然因扮演灯光师“大春”而被观众所熟悉,但其实他还是“太极拳掌门”,打起咏春、太极拳来一点不含糊。一人多角,这是《咏春》主创团队的真实写照。在舞台上,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促使舞剧《咏春》不断向上生长,不断刷新各种荣誉。《咏春》是年轻的,2022年12月首演至今不到2年。但可贵的是,它像是一个生命体,在不断的生长、进化。它与一众年轻舞者一起,相互促进、相互成就。《咏春》的出圈不仅折射出深圳在文化创新方面“敢试敢闯”的决心与实力,更蕴含着城市与青年相互成就的动人连接。
不断扩大的“咏春朋友圈”
7月6日,到深圳保利剧院观看《咏春》演出的观众们发现,剧院大堂特设了“比亚迪主题展”令人耳目一新。为了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咏春文化,比亚迪在展区摆放了木人桩、演员人形立牌、同款剧服等舞剧中的各种元素,观众可以在这里自由拍照打卡,通过有趣的互动环节,让观众们近距离感受咏春文化。记者了解到,比亚迪是舞剧《咏春》“朋友圈”新增的又一位“企业小伙伴”。
深圳保利剧院大堂特设“比亚迪主题展”,现场布置“焕新”,特别布置了《咏春》剧场体验区。受访单位供图
此次,深圳企业比亚迪携手深圳原创舞剧《咏春》,以科技助力文化,共同讲好中国故事,是一大亮点。深圳歌剧舞剧院表示,比亚迪专修内功、敢为人先的格局担当,与勤练技艺、以武辅仁的咏春精神高度契合。“深圳文艺、深圳企业,文艺与科技同频共振,台上台下同‘追光’。”实际上,这并非《咏春》首次尝试异业合作、跨界传播。2024年初,运动生活方式品牌lululemon就携手国际影后杨紫琼以及舞剧《咏春》8位舞者,以充满东方美学的肢体语言诗意呈现《新春,咏春》主题短片,一同歌咏春天,拥抱永远的春天。2023年,《咏春》赴新加坡海外首演时,也曾与深圳企业华大基因等互动。
除了“企业小伙伴”,《咏春》的“朋友圈”里还有来自各个行业的精英。几乎每场演出都能收获一群“铁粉”。2024年1月,《咏春》香港演出,霍启刚“二刷”《咏春》时,带上了妻子郭晶晶和儿子。霍启刚表示,希望孩子借由《咏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今次深圳演出,《咏春》吸引到英国知名纪录片导演、两届奥斯卡得主柯文思“慕名而至”。柯文思表示,“《咏春》的编舞、作曲、配乐完全是世界级的水平。舞剧的各个部分有机融合,为观众呈现出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生于英国的柯文思同时表示,他会向自己在英国的亲朋好友大力推荐《咏春》。同时,他还透露,自己目前正在拍摄一部关于深圳的纪录片。看完《咏春》演出后,他萌生了将《咏春》纳入整部纪录片的想法。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叶志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