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爸爸错了!”背后的故事,亲情帮教让叛逆儿子与服刑爸爸重归于好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 通讯员 司新宣 黄小晨 文/图
2024-08-28 12:1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亲情帮教是监狱现场会见的一种特殊形式。

“你好,请问是张某的妻子吗?我是深圳监狱民警,张某申请了监区亲情帮教,现在需要亲属提供身份证号用于核实身份信息。”

“警官我终于等到您的电话了!原来他没骗我,真的有这事。”近日,张某的妻子陈某接到了一通特别的电话,它来自深圳监狱,这个电话陈某期待已久。

半个月前,陈某收到张某的来信,信中提到因为他表现优异,深圳监狱七监区的警官批准了他的亲情帮教申请,近期可能有监区的民警联系她提供材料。现在,这个电话终于来了。

狱内表现优异,获得亲情帮教机会

丈夫张某原本在河源的一个国企做仓管,妻子陈某经营着一家药店,儿子在上小学,生活简单而幸福。

后来张某被几个同事怂恿做起了盗卖国有资产的“生意”,最终被判五年有期徒刑,家庭因此支离破碎。

妻子成了家庭的顶梁柱,各种心酸无处诉说。现在孩子渐渐长大,却因缺少父爱变得叛逆。虽然每月都有申请可视电话会见,但孩子始终不肯和父亲说话,甚至都不愿意叫声爸爸。

一个月前,陈某还通过可视电话会见向张某抱怨:“孩子我都不知道怎么教了,不听话,学习也越来越差。以前他最听你的话了,现在连一句话都不肯跟你说,平时上学也不能专门请假过来现场会见。这高墙电网怕是要成为你们父子间最大的隔阂了!”

“我知道你的难处,虽然我已经很努力在争取成绩申报减刑了,但是算上减刑时间也还有两年多。孩子马上进入青春期了,到时候会更加叛逆。唉,现在见一面都困难,要是能当面沟通可能他会有所改变吧。”张某紧锁眉头无可奈何。

半个月前,深圳监狱计划开展亲情帮教活动,邀请服刑人员亲属进到监狱围墙内与服刑人员面对面相聚。张某得知后立刻写了申请书。经过深圳监狱层层审批,张某获得了此次亲情帮教的机会。

与妻儿相见,服刑人员坚定改造信念

活动当天,当张某看到陈某时,思念瞬间涌上心头。这一刻,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此时,儿子的小脸半藏在母亲的背后,犹豫地探出头来,有些许抗拒和愤怒。

“我知道你对爸爸很失望,你的同学朋友可能因为爸爸的事不跟你玩。我在里面也时刻反思自己犯下的错。但我想告诉你,无论我身在何处,我一直是那个最关心你的人。虽然过去的错误无法改变,不过我希望我们能有一个新的开始。”张某拉起孩子的双手面带愧疚地说“爸爸错了!”

男孩的眼眶逐渐湿润,紧紧抱住了父亲:“爸爸我想你了,你能不能快点回来!”随即放声大哭起来。

张某拿出自己准备了半个月的礼物,“这是爸爸在劳动生产培训时向执勤警官申请用练习的布料给你们做的衣服,你和妈妈一人一件,看看喜不喜欢。”看着礼物,男孩泪流不止。

离别时,张某向妻子和孩子承诺,自己会积极努力改造,争取减刑,早日回归家庭。

亲情帮教是监狱现场会见的一种特殊形式。由服刑人员提出书面申请,监狱经过审批通过后邀请服刑人员家属进入监管区内与服刑人员零距离面对面相聚的一种帮教活动,是监狱对改造表现优异的服刑人员的一种特殊的奖励方式。

得益于亲情帮教,张某和孩子的关系得到了缓和,这也坚定了他好好改造,早日回归社会和家庭的决心和信念。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徐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 通讯员 司新宣 黄小晨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