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深圳人丨攀岩17年,张悦彤与爸爸的“远征”

深圳晚报记者 郑志鹏 实习生 张贺芸
2024-08-09 14:12

深圳晚报

给生活更多创意

摘要

4岁那年,张建东带着张悦彤路过蛇口一家攀岩馆,她被17米高的陡峭攀岩墙吸引,攀岩场垂下的长绳在张悦彤眼中“跟秋千一样好玩”,便嚷嚷着要去玩

两天前进行的巴黎奥运会运动攀岩两项全能攀石赛,张悦彤暂列第15名。北京时间8月8日,巴黎勒布尔歇运动攀岩馆,张悦彤二度出场,在欢呼声与掌声中向上攀登。两项全能完赛,张悦彤收获97.7分,最终以第13名完赛。

虽无缘决赛,但在奥运舞台上被看见、被认可,于首次亮相奥运的张悦彤而言,也是一种珍贵的褒奖。

张悦彤来自深圳南山,从深圳蛇口的一个小岩馆到巴黎勒布尔歇运动攀岩馆,从4岁到21岁,她面临过许多个攀岩生涯的岔路口。

每一次自由且坚定的选择,她的攀岩人生都在不断向上;每一次自由且坚定的选择,她的爸爸张建东都在场。

01

“吃百家饭长大”的怪力少女

张悦彤天生就带有攀岩基因。

4岁那年,张建东带着张悦彤路过蛇口一家攀岩馆,她被17米高的陡峭攀岩墙吸引,攀岩场垂下的长绳在张悦彤眼中“跟秋千一样好玩”,便嚷嚷着要去玩。

“一开始教练还不给我爬,怕太危险了,我就一直哭,后来教练就给我试了试,结果一爬就到17米高的攀岩墙顶了。”张悦彤回忆道。张建东觉得攀岩是个健康向上的项目,可以增强女儿的体质。3天后,张建东为女儿办了张年卡。

还在上幼儿园的张悦彤下午4时放学后就去攀岩馆,一直待到晚上8时。在家里,她会利用安装在房门上的器械做引体向上。小时候的张悦彤经常生病,基本上每月去医院一次,接触攀岩后,她去医院的次数越来越少。

张悦彤细小却极具力量的手指,轻盈矫健的身姿和日益增长的攀岩技巧,让她小小年纪就能挑战成人岩道。八九岁时,深圳攀岩馆的难度已经无法满足她的挑战欲了。课余时间,张悦彤与张建东每星期穿梭于深圳、香港之间,“打”遍两地攀岩馆,有时也会跟着香港攀岩队训练。张建东工作时间有弹性,只要不出差,他就把“女儿时间”安排出来,雷打不动。

中午,张悦彤会把装备包收拾好。放学一回家她把包一背,在父亲的陪同下前往深圳湾口岸过关,再坐大巴到香港岩馆训练。结束攀岩约晚上10时,父女俩赶港铁末班车,在罗湖口岸关闭之前回到深圳。回程的港铁上,爸爸会细心听女儿张悦彤分享训练的故事。

张悦彤放假时,张建东还会带她到全国游览,“征服”各地的岩馆。“全国省会几乎去了个遍,让她与各地的‘岩友’交流一下。”张建东说,女儿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每到一个岩馆都会得到不同专业人士的指导。

很快,在南山、深圳体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张悦彤成为深圳攀岩界声名大噪的“老将”——6岁时在阳朔国际攀岩赛拿下人生首个冠军,9岁时在全国青年攀岩锦标赛中获得女子D组难度和速度双料冠军,同年入选国家青年集训队,10岁时在广东省攀岩锦标赛中创下省年龄最小的专业组冠军纪录,11岁入选国家队,是国家集训队里年纪最小的队员。

日复一日地训练,张悦彤手上长满了茧,腿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的。有时爬不上,张悦彤也会哭鼻子。哭完问她还要不要爬,她一擦眼泪便继续爬。

值得一提的是,7岁那年,张悦彤拿到了国际象棋业余一级水平证书。国际象棋棋盘上的子力腾挪,攀岩岩壁上的“芭蕾”演出,某种程度上异曲同工。

02

“爸爸生日快乐”

随着征服越来越多的攀岩墙,张悦彤从深圳走向了全国。她说:既然已经选择了攀岩这条路,就要走下去。

攀岩是孤独的。

一个人面对巨大的攀岩墙,独自攀爬,最终触顶。如果说速度攀岩是百米冲刺跑,是几秒间的血脉偾张;那么两项全能(攀石+难度攀岩)则是一段马拉松,是与地心引力旷日持久的对抗。

女儿的努力,爸爸看在眼里。看着女儿攀登着一个个高难度的岩点时,张建东在台下紧张得手心直冒汗。在张悦彤印象里,父亲几乎从不缺席她的比赛,这让她很心安。

2016年,年仅12岁的张悦彤在全国攀岩分站赛广西乐业站女子难度赛中力克众多国家队队员夺冠,成为史上年龄最小的全国冠军。2017年6月,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攀岩入围赛暨全国攀岩锦标赛在泰安市体育中心举行。难度攀岩决赛当天,是张建东的生日。

张建东原本想在晚上完赛后,带女儿吃顿大餐庆祝一下。不过,因为当天满满的比赛行程,父女俩中饭、晚饭都没来得及吃。但张悦彤还是在紧张的赛程安排中找到时间,用微信给爸爸发了句“生日快乐”。

难度项目比赛结束后,已接近凌晨。张建东在生日的最后1分钟前发了一条朋友圈:“拿下难度冠军!这是今天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一起努力完成梦想!”

父亲张建东话不多,总是默默支持着女儿的选择,他的梦想就是全力帮她完成梦想。

全运会赛前的一个月,张建东带女儿走了趟“攀岩文化之旅”——去了日本、法国、意大利、奥地利、斯洛文尼亚的岩馆。“彤彤跟当地岩友交流,爬一下当地路线,爬3天休息1天。她的眼界和见识都有增长,虽然说攀岩水平不可能立即提高,但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2018年,张悦彤的名字正式出现在国际攀联的官网上。2019年7月,她代表中国国家攀岩队获得2019国际攀联世界杯攀岩赛法国霞慕尼站难度赛亚军,创造了中国女子选手在世界杯难度赛的最好成绩。

东京奥运会的入场券似乎近在咫尺,但张悦彤在法国图卢兹进行的比赛中出现意外,左手中指、无名指和右手中指三根手指骨折。

张建东给了女儿三条路:继续坚持、放弃攀岩去读书或者创业。但张悦彤无法放下心爱的攀岩,她选择继续向上爬。

03

“单飞”的父女俩

2022年4月,为开拓训练视野、增强国际大赛历练,父女俩做了一个决定:单飞!

就像十几年前尚未走上职业道路,只是为了满足女儿兴趣就在深港之间奔波一样。这次,为了梦想,父女俩又开始“到处走走”。只不过,这次走得更远了,张建东也承担起了女儿教练的工作。美国、欧洲、日本、韩国……推着行李箱赶飞机成了父女俩的日常,张建东的朋友圈,充满着世界各地的定位。

重新出发,张悦彤对攀岩这项运动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攀岩不只是一次向上的旅程,也是一次心灵的飞跃。”此时的张悦彤仿佛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奥德修斯,奥运赛场就是她的伊萨卡岛。抵达那里是她此行的目的。

再次出发,这个年少就走上竞技体育之路的女孩已经拥有了瞄准属于自己的山峰的定力。

2023年,张悦彤开始长时间留在日本训练。日本攀岩水平相对较高,攀岩比赛多,攀岩墙难度设置丰富,饮食起居相对欧洲也更易适应。

在日本导演竹内亮的纪录片《我住在这里的理由》中,我们得以一瞥张悦彤的日常。一身简单的运动装,一个朴素的黑色双肩包,大步流星的张悦彤就这样走进了导演的镜头中,看上去还有些害羞。

在岩馆里,她规划路线,用最聪明的方法解决最困难的挑战;在日常生活中,她也习惯了“最优解”。比如她知道有两站都可以到这家岩馆,但其中一个站步行时间短十来分钟,只用中转一次并且票价更便宜。

她每天辗转来到由日本岩界传奇人物平山裕司开设的岩馆,开始一天的训练。视频画面里,总能看见她仰头观察岩壁,琢磨路线。结束一天训练后,汗水浸透她的衣衫。不过她也早已习惯这样的训练,明天等待她的又会是新的任务。

04

腊月廿八的年夜饭

高水平竞技攀岩赛场上,运动员需要攀爬的岩壁并不总是垂直于地面的,大角度的倾斜岩壁是国际赛场上的标配。岩壁在攀爬者的眼中会变得遮天蔽日,一直延伸到视野尽头,因而被称为“屋檐”。翻过它之前,攀爬者看不到终点,只能凭借强大心理等待“柳暗花明”的一刻。

2023年11月,张悦彤在雅加达迎来“大考”——国际攀联亚洲区奥运资格赛。

参加这场资格赛之前的三年,几乎就是攀岩过程的复刻,她经历伤愈过后巨大的心理落差、状态的起伏、单飞后的过渡期、独自一人摸索的短暂迷惘,正如登顶之前总要蛰伏于“屋檐”之下一般。但无论过程怎样挣扎,靠着永不放松的手指,她以总成绩142.3分夺冠,同时收获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

当意识到自己有可能是第一并获得奥运直通资格时,她直起身子,不可置信地环顾四周,小心翼翼地接受着对手的祝贺和拥抱,又含着泪水仰头望着刚刚爬过的路线,仿佛还认为这只是一场梦。当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榜首时,她终于可以尽情享受梦想成真的喜悦和感动。或许在观众席的张建东,也会想到那个4岁时就闹着要爬17米攀岩墙的倔丫头。

2016年,国际奥委会宣布攀岩成为2020东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攀岩进奥运之后,那个留着厚厚齐刘海的小女孩在镜头前又羞涩又坚定地说:“我想参加奥运会,当奥运冠军。”

13岁诉说着自己的梦想是奥运冠军的女孩,终于在20岁时在通往巴黎奥运的“飞机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还将奥运五环墨镜戴在了父亲头上。

拿到奥运会资格后,张悦彤在日本教练伊东秀和的带领下进行系统性的训练,“攀岩中的难度项目一直是她的强项,而攀石则会相对短板一些。在征战巴黎之前,她的训练安排仍然是在优势难度项目上稳步提升,并着重提升攀石技术。”张建东说。

2023年底,为了更好地照顾女儿的饮食起居和训练,张悦彤的父母也在年前飞到日本,一家人在异国他乡团聚过春节。大年初一张悦彤还有比赛,她没办法像在国内一样吃一顿像样的年夜饭,再好好看看春晚。

腊月廿八那一天,张悦彤一家三口和教练、朋友一起吃了顿饭,提前把年过了。

05

呢度有家攀岩馆

受女儿鼓舞,今年4月27日,张建东在岗厦北地铁站附近开了一家攀岩馆,名叫“呢度有家攀岩馆”,是广东话“这里有家攀岩馆”的意思。

攀岩是带着些许争议进入奥运会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攀岩入奥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深圳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展攀岩项目的城市。张悦彤的小时候,深圳岩馆的数量还相对少。现在,张建东明显感受到攀岩这项小众运动收获了前所未有的热度。

《中国攀岩行业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中国大陆地区现有商业攀岩馆636家,相较2022年初增长31%,首次超过美国。四成岩馆开在商场,社区岩馆成为新趋势。

张建东创办这家攀岩馆的主要目标有两个:普及攀岩并加强青少年培训。培训过程中,张建东和他的团队会同步进行攀岩运动员苗子的筛选,希望在未来为深圳输送更多攀岩方面的人才。

到达巴黎奥运村后,张悦彤偶遇了卢森堡“乒乓传奇”倪夏莲,21岁、首登奥运舞台的她和61岁、5征奥运的倪奶奶合了张影。镜头里的张悦彤,肩带上挂满了徽章,笑容有些腼腆。

什么是攀岩?其实就是在一个风险巨大的场景里头,去做一件没有把握的事情。无论攀岩之路的终点通向何方,愿她每一次的自由选择,都能拥有第一次见到岩馆的那种快乐与兴奋。

张悦彤,放开爬就好了,攀岩快乐!

深圳晚报记者 郑志鹏 实习生 张贺芸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郑志鹏 实习生 张贺芸)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