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批项目“成绩单”亮眼

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2024-08-28 10:2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立项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40项,增长13.2%。

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批项目已公布立项结果。深圳大学2024年度集中申报期共申请项目2483项,首批获资助共342项,资助经费18070.4万元,当前立项率13.8%,立项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40项,增长13.2%。

其中面上项目154项,同比增长15.8%;重点项目9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7项,获批数均为历史新高;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项,为深大首次获批该类型项目。其他项目包括青年科学基金163项,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4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2项。目前,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联合基金项目、重大研究计划等项目类型尚未公布结果。

为加快实现深圳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总体目标,构建追求卓越的科技创新体系,激发学校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与活力,聚焦“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问题真解决”,深圳大学制定了深圳大学2035追求卓越研究计划(自然科学)(以下简称深大2035计划)。

深大2035计划包括A、B、C三类项目,采用分级递进体系,统一管理,分类推进实施。

A类项目为学校前瞻布局的重大科研项目。支持对象为面向国家战略、“双区”建设亟需或国际战略必争的重点领域,采用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集中决策,融合各类创新要素与资源,布局战略性、引领性和交叉性的重大科技项目、平台或设施等。

B类项目为学校自主设立的重点研究项目,目标是在资助期内获得重要成果,或者取得关键性进展、可望得到国家重大支持并获得重大成果。具体包括两类:1.重大基础研究类项目:追求“0到1”的原始创新,解决重大基础科学问题或实现颠覆性、变革性技术突破;2.关键技术攻关类项目: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或“双区”建设核心技术需求,解决重大装备或产品、重大工程、重点行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问题。

C类项目为学校自主设立的青年探索项目。支持未满35周岁的在职教师开展前沿创新领域的高风险、非共识、颠覆性研究,旨在激发思想火花,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攀登科技高峰、勇闯无人区,为培育重大研究项目和成果提供重要战略储备。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