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华为5G+数字化人才产教融合基地落户深职院

读特记者 焦子宇 通讯员 巫忆苏 黄冠兰
2020-09-08 18:59
摘要

9月8日,全国首个华为5G+数字化人才产教融合基地——“深职院-华为5G基地”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揭牌成立

9月8日,全国首个华为5G+数字化人才产教融合基地——“深职院-华为5G基地”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揭牌成立。根据签署的协议,校企双方将以5G+生态为依托,引入华为领先标准、实训平台、课程资源及认证体系,充分发挥校企双方资源优势,在人才培养、课程嵌入、师资培养、实训室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共同规模化培养5G+数字化、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深圳5G+应用落地及生态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该基地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依托深职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运行,以“政企行校”四位一体共育人才为建设内涵,以数字化、场景化、实战化为特色,紧密围绕经济发展趋势、产业发展趋势、技术发展趋势,引入5G+产业岗位能力标准、技能模型,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升级,旨在为社会培养5G相关领域人才,推动5G相关领域技术的发展和传播。

名城+名校,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5G作为新基建之首,是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数字基础设施。为了推动5G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深圳市致力于打造“5G智慧之城”。目前,深圳已建成4.6万个5G基站,在全国率先实现了5G独立组网全覆盖。5G+数字化人才是5G大规模应用所急需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

签约仪式上,深圳市工信局副局长徐志斌在致辞中提到,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深圳是全国ICT产业和技术发展的前沿,拥有华为、腾讯等一大批ICT行业领先企业。深职院与华为的合作是全国产教融合的典范,成效显著。希望深职院借深圳5G独立组网全覆盖的东风,依托深职院-华为5G基地,发扬职业教育的优势,为深圳5G网络建设、5G技术应用,培养更多的ICT技术技能人才。

华为GTS培训服务部技术培训部部长周进军表示,人才是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面向未来培养引领经济社会创新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产教融合发展正当其时。此次深职院-华为5G基地的落地,是深职院与华为十余年携手践行产教融合的又一成果,依托华为的5G相关技术,满足院校对5G+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全方位需求,将助力5G+应用型人才规模化、高质量培养,促进职教改革。

强强联手,深化校企合作新模式

2008年,深职院与华为公司建成全国首个华为合作授权培训中心,2011年,建成全国首个华为网络技术学院,2014年,又合作建成全国首批“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十余年来,该校与华为联合培养了一大批拥有“技能证书+项目实践+职业素养”的应用型 HCIE 精英产业工程师,并且成功将华为原本面向在岗工程师的内训认证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中,构建了适合零基础在校学生学习的“课证共生共长”模式,获得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深职院党委书记、校长杨欣斌在当天活动中表示,深职院与华为公司的合作由来已久且成果丰硕,此次全国首个华为5G+数字化人才产教融合基地落户深职院,既顺应了深圳“5G智慧之城”建设的需要,又进一步深化了学校与华为长期形成的校企合作模式。接下来,深职院将瞄准产业所需,全力建设好产教融合基地,共同完善和优化5G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为5G产业链、供应链企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为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

【读特新闻+】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93年,现有二级学院14个,招生专业80个,普通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学校连续五年位居中国高职高专排行榜榜首。2019年,入选教育部“双高计划”A档建设单位。近年来,学校紧贴深圳“四大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布局专业,先后与华为、平安等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共建11个特色产业学院,探索构建了“九个共同”双元育人模式,大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见习编辑 王子烨

(作者:读特记者 焦子宇 通讯员 巫忆苏 黄冠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