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阅深圳丨2024年8月27日

深圳特区报
2024-08-27 07:29
收录于专题:飞阅深圳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新的一天,从“飞阅深圳”开始吧!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启航赴英国演出

深圳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亮相前海

新的一天,从“飞阅深圳”开始吧~

看望慰问

黄坤明王伟中到南方科技大学调研并看望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薛其坤院士

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主力军和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

不断夯实广东现代化建设教育科技人才基础

孟凡利参加

8月26日下午,省委书记黄坤明,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前往南方科技大学,看望慰问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并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进行调研,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充分激发高校科技创新主力军和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更好服务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提升我省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夯实教育基础、增强科技动能、强化人才支撑。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参加调研。详情>>>

巧绘未来

深圳智能机器人灵巧手产业发展大会举行

8月26日,以“灵动创新·巧绘未来”为主题的深圳智能机器人灵巧手产业发展大会举行。市长覃伟中出席活动并致辞,与嘉宾共同见证深圳智能机器人灵巧手大赛启动。详情>>>

央媒聚焦

《新华每日电讯》昨刊发长篇通讯

从数据看深圳 推进先行示范区建设五周年

今年8月,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迎来五周年。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深圳五年来对标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五大战略定位”,在经济、社会、民生等一系列领域改革突破、创新先行、示范引领,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本,一些数据勾勒出先行示范区的模样。详情>>>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伟文 摄

榜上有名

深圳3人获“科学探索奖”

26日,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正式揭晓第六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49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深圳有3位青年科学家入选,为历年最多。其中有两位来自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分别是数学物理领域的卢海舟和化学新材料领域的谭斌;另一位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闫建斌,其研究领域为“探索实现紫杉醇的高效生物制造”。详情>>>

《咏春》再出海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即将赴英国演出

架起东西方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桥梁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即将整装再出发,飞赴英国,于当地时间8月30日至9月7日在伦敦沙德勒之井剧院演出12场,开启2023年海外首秀新加坡首演之后的“二次出海”演出,在国际演艺市场、国际传播领域打开“一扇门”,向世界展示东方舞蹈之美与中华英雄气概。详情>>>

深圳首条

深圳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亮相前海

26日,深圳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B998自动驾驶专线在前海正式上线。记者看到,车辆的车头外端,标示着“前海自动驾驶公交”的字样,十分醒目远远便能看见。该线路虽是自动驾驶,但在左侧驾驶位,仍坐有一名安全员,以保障安全行驶以及突发状态的即时处置。详情>>>

深圳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B998线开通,自动驾驶公交亮相前海街头。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梦启前海

每平方米1元就可入驻前海

“深港同行·梦启前海”前海梦工场系列政策及项目发布

如果你的创意足够炫酷,项目足够吸引人,前景足够好,你就可以享受到前海推出的“1元创新坊”政策支持入驻梦工场。这是昨日发布的“深港同行·梦启前海”前海梦工场系列政策的一大亮点。详情>>>

66cc9f7e0cf2d2e4aa725b4e.jpg

激发活力

“以旧换新”激发3C家电消费活力

记者26日走访深圳多家3C家电卖场了解到,深圳今年5月底启动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购置补贴活动后,全市掀起市民换手机电脑、买新空调冰箱的热潮。多位现场销售人员表示,政府拿出“真金白银”鼓励市民“以旧换新”,活动力度大、诚意足,“即买即享”便利又直接,整体带动效应很显著。详情>>>

更多精彩

深圳商报:

“企鹅岛”一期年底竣工

腾讯总部大楼明年初开建

8月26日,正值前海合作区成立14周年,被称为“企鹅岛”的腾讯总部园区建设迎来新进展。记者从腾讯获悉,一期工程预计今年底完工,标志性建筑——腾讯总部大楼也将于2025年初开工建设。详情>>>

深圳晚报:

深圳永远在线 人气直线爆表

这些“数”里有你有我

有人用“网红直播间”来形容当下的深圳:24小时在线直播,观众进进出出,但进的永远多过出的,人气值直线爆表。这个“超级直播间”的人气值到底有多高?直接上数据详情>>>

晶报:

夜间门诊:为白天没空看病的患者留一盏“夜灯”

深圳医院纷纷开设“夜间门诊”,让白天无法就医的患者在晚上能到门诊获得诊治,同时,此举也大大缓解了夜间急诊和白天门诊的压力。详情>>>

编辑 冯思颖 吴诗敏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李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