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中午南海开渔后,首批出港捕鱼的渔船已于17日、18日满载而归。一大批鲜活的生猛海鲜已进入深圳各大海鲜市场热销,品种繁多、物美价廉的鲜活海鲜正从正规渠道流向市民餐桌,一解3个半月禁渔以来市民对生鲜海鲜的相思之情。这是深圳特区报记者19日从深圳主要水产市场了解到的情况。
交易量大增 海虾价格大降
“这几天市场来的新鲜海产量大,如虾菇(濑尿虾)、红蟹、三眼蟹、花蟹、芦虾都因此出现了较大的价格下降。”罗湖水产(综合)批发市场有关负责人郑锦洲对记者说。
三点蟹休渔期间价格在70元左右,休渔期结束后,这两天价格在26—30元,质量比以前好。还有红须虾在休渔期间价格一般在70—80元之间,有时还可能价格上百元,那么今天(19日)批发价在26—28元,价格只有休渔期间的1/3。休渔期间,大花虾一斤的价格在250--300元之间,如今价格下降了一半。虾菇的价格也是降了40%左右,不仅有来自深圳的海鲜,还有来自湛江和汕尾的海鲜。所以目前水产市场海鲜货量现在是非常的充足。
罗湖水产(综合)批发市场商户恒记水产负责人告诉记者,休渔期,其在市场的销量,每天大概在五六百斤左右,现在每天可以销到4000斤到5000斤,销量增加了8~10倍。开渔后第一个礼拜的货量是最大的,第一个礼拜过后,第二个礼拜货量就会少一些,水产价格也会根据量的变化稍有回升。市民较常见的九节虾和鲍鱼、斑鱼因主要是养殖的,所以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
市民摩肩接踵 市场购销两旺
记者了解到,罗湖水产(综合)批发市场的海鲜以鲜活为主,蛇口市场以冰鲜为主,市民对休渔后前几批上市的鲜活海鲜还是很感兴趣的,物美价廉质量好,很受市民欢迎。
联兴海产曾先生是罗湖水产(综合)批发市场的零售大户。他告诉记者,开渔后进的第一批海鲜500斤18号已经卖完,主要是芦虾和大花虾,19号进了400斤,是第二批海鲜,大清早就基本买完了。“今天进货量减少主要是考虑周一人流量会有所减少,所以进货少了点。”
记者了解到,在开渔这几天罗湖水产(综合)批发市场的零售业务也大幅增长,市场人气不断提升,罗芳路两边停满了私家车,三五成群的家庭客采购络绎不绝。早上8点多,记者在罗湖水产(综合)批发市场看到,一位住在水贝附近的市民罗女士,在联兴海产买了10来斤芦虾,她对记者说,“3个多月没有吃新鲜的海货了,野生芦虾现在几十元一斤,比养殖的九节虾好吃多了。她特意买多一点,分给兄弟姊妹尝鲜。”
海鲜来源可查 检测结果每天公布
为迎接开渔季水产销售旺季到来,罗湖水产(综合)批发市场对市民停车保障和食品安全都做了精心准备。该市场有关负责人黄锻森介绍,休渔期结束后,新海鲜产品会大量上市,为了保障市场交通顺畅进出有序,在街道办和交警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提前做好了交通疏导和停车场地的安排;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该公司也是非常重视,2次会议专门研究休渔期结束以后对水产品安全的把关问题。“休渔期结束以后,我们加大了水产品检测的量和频率,公司自检从原先的每天20个品种,提高到了每天检测30个到40个品种。从这几天检测的结果来看,水产品质量还是比较平稳的,没有发现有一些异常的情况,检测结果每天都会在市场电子屏上公布。”
市场要持续繁荣,需要每一个商户都诚信经营。罗湖水产(综合)批发市场有关负责人张健介绍,8月15日,也就是休渔期结束的前一天,该市场联系了深圳市计量院,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黄贝监管所,对整个市场的所有的计量器具重新全部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测贴标,市场内所有商户承诺:坚决杜绝短斤少两,以次充好现象发生,让市民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闻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