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在位于广州天河区的R&P医学运动中心内,蔡秉达正为预约而来的客户做运动康复指导。
蔡秉达作为R&P医学运动中心的负责人,在本科时主攻的是物理治疗学,本科毕业后在一家复健医学科诊所开展相关骨科、神经科物理治疗工作。经过几年与患者的接触和交流后,为了精进自己的医术,也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患者,2007年,积累了多年的康复治疗经验的他只身从台湾省来到广东,并落户在广州,开启了他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康复治疗的大门。研究生毕业后,蔡秉达先是协助导师沈彤教授建设龙脊康医疗门诊部,而后在2013年收到时任唐丹院长与郭钦副院长的邀请,加入了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任职从化院区康复部主任,负责组建亚健康治疗中心,助力医院从主要为工伤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转型为当地群众提供医保患者的康复治疗服务。
当时恰逢三级康复医院配合国家开展医联体项目,他配合上级指示下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助基层康复发展工作,同时协助地产商开发基层康复诊所等社康机构。正是在不断与患者的接触交流中,他感受到群众对康复需求的急迫性,同时也愈发觉得疼痛康复领域不但可能是国家下一个康复市场缺口,对于自己医疗发展规划也是一个比较有吸引力的专业项目。“虽然各级临床医院一直在主张和提倡疼痛康复和及时治疗的重要性,但对于民众来说却还不是很理解。他们往往在疼痛初期优先选择吃点消炎药,或去推拿按摩就可以改善。”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响应国家鼓励医疗人员前往基层社区服务的口号,也为了实现自己心目中的建立一个“真实有效可实施可复制的疼痛康复平台”的梦想,蔡秉达与其团队成员自主创业成立了现在的疼痛康复中心“R&P医学运动中心”。除了融合过去自己在各名师指导下学习而来的注射技术,还引进了专业运动损伤康复技术与设备。团队目前有四名医生,其中一位拥有副高级职称,其余三位为中级职称,他们均在疼痛康复领域拥有十余年的临床经验。还有六名治疗师,其中中级职称两名,初级职称四名,团队主要为广东本地篮球、羽毛球、橄榄球、网球队、力量举重队等职业与业余球队的运动员提供运动损伤预防以及运动损伤康复服务。
蔡秉达正在指导康复训练动作。
孜孜不倦做公益科普
蔡秉达表示,自2008年之后,康复领域就有了“质的飞跃”,但多年来主要聚焦在脑卒中、骨科术后、偏瘫等范围,对于更加细分的疼痛康复、儿童康复等,相关医疗资源依然比较缺乏。
为了减少病患的痛苦,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普,蔡秉达经常进行各种公益讲座,还时常前往企业进行科普宣讲,目的就是希望能够不断地传递给大家一个理念:原来疼痛跟其他常见的慢性疾病一样,是可以预防的。当记者问,是什么支撑他一直这样做公益做科普时,他回答说“当未来有一天一个患者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会想起曾经有一个医生告诉我可以怎样做,这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帮助。”
此外,他与团队成员还会主动与世界各地优秀的同行业医师团队交流,共享和学习先进的治疗方法和理念,磨炼团队医疗水平的同时,也不断通过科普宣讲的方式传递给人们。
蔡秉达与团队成员在为客户制定治疗方案。
大湾区给予了更大的操作空间
当记者问到为什么会选择落户广州时,蔡秉达开玩笑地说,与其说落户广州,不如说是落户在了大湾区,他很喜欢大湾区的气候。更重要的是,他认为大湾区中医气氛浓厚,在中西医融合方面可操作空间很大。
蔡秉达接触到的患者大多偏向于追求高效且迅速的治疗方法。但如果有一种需要通过他们改变生活习惯来辅助治疗的方法,他们又是可以接受的,这点与他之前在其他城市遇到的患者大不相同。
他提到一个腰痛和双膝疼痛的患者,体重一百多公斤,每天还需要参加各种应酬。在此情况下,他们建议这个患者养成每天早上游泳的习惯,再辅以其他系列治疗手段。后来这位患者三个月减掉了20多公斤,身体的疼痛也缓解了很多。“我们以前经常会遇到类似于‘我不想吃药’‘我不想打针’这类态度比较‘强硬’的患者,但湾区的居民普遍不会这样。如果你的建议确确实实能够让他们身体变好,他们是很乐意接受你的建议并做出改变的。”
康复训练所需器材。
疼痛康复未来可期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康复领域日益重视,譬如将与青少年息息相关的“脊梁工程”纳入中小学生每学年体检内容,“肌骨疼痛康复”等概念也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了解、熟知。接下来,蔡秉达会侧重科普“内科疼痛康复”的知识。而这样的转变也源于他所接触的患者反馈而来的提醒:“很多时候疼痛原因并不单只是外部的疲劳,对于内在脏器的一些过度使用,比如过劳或者压力过大等情况,是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之前他遇到过一名头痛的女性患者,去其他医院检查都说是脊柱侧弯导致的颈椎失稳。然而,通过患者自述称生理期前或吃坏肚子时头疼会特别明显的症状,最后查出该患者是由于胃溃疡而导致的头痛。“我们人体内脏器功能是在互相干预的,你很难去定义是因为某一情况导致疼痛。”蔡秉达说道。
在谈及对疼痛医疗康复领域未来的展望时,蔡秉达的态度很乐观。因为身体的疼痛与每个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他认为,由于近年来民众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作为社会主力军的青年人肩负着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压力,对于身体遇到的不适症状会更倾向于快速解决。“在越来越多的科普下,群众就可以理解,我的肩周炎不是可以放着不管,不是只需要拉单杠就能治好,而是能够选择更多可以加速治愈的方法。”他相信,随着国家的医疗领域进步,会引进更多先进的疼痛治疗方法,帮助患者快速改善身体的不适症状。
编辑 秦涵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杨默佐 三审 高灵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