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古旧书籍,看旧物展览,到中山书展来一场历史穿越

中山+ 中山日报
2024-08-17 10:05
摘要

8月16日,2024南国书香节中山分会场暨第十六届中山书展开幕。

8月16日,2024南国书香节中山分会场暨第十六届中山书展开幕。市民在书香四溢的中山书展,既能领略日新月异的前沿科技,也能品味古色古香的庄重典雅。在藏书(旧书)展区,古旧书琳琅满目,摆放得整整齐齐。不少读者静静地沉浸在藏书(旧书)展区的书海中,认真翻看一本本旧书,享受淘书的快乐。

市民在藏书(旧书)展区慢慢淘书。 记者 缪晓剑 摄

特设古籍旧物展

中山本土古旧书店书之墟今年是第二次参加中山书展。去年该书店首次参展,就给广大市民带来了各种惊喜——有淘到了各种绝版书、签名本的,有买到了自己母亲生前藏书的……一个个文化趣事和淘书故事不断上演。

书之墟负责人刘先龙告诉记者,今年,书之墟古旧书店以“让旧书找到新知己,从旧书获取新知识”为主题,精心准备了近两万册古旧图书和特价图书,同时还特别筹划了古籍旧物展,展出店内珍藏的线装古籍以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毕业证、结婚证、老照片、黑胶唱片和日记本。其中,最为罕见、珍贵的莫过于民国时期出版的、孙中山先生所著的《建国方略》。刘先龙小心翼翼地将书页翻开,饶有兴致地说:“书的扉页很有意思,上面用大字标明‘版权取消,翻印自由’,说明中山先生希望自己的思想学说可以广泛传播。”

这些充满年代感的古籍旧物,仿佛打开一扇通向历史的时光之门,吸引着市民读者在展品前驻足欣赏,拍照留存。“展品部分我们只展不卖,主要是想展示给大家看、一起交流,老读者可以怀旧,年轻读者可以领略那个时代的风貌。”刘先龙说。

延续书香情缘

“原来,以前的杂志是这样的。”高中生小马在藏书(旧书)展区翻阅着不曾亲历的年代的书籍,和同伴分享着“跨越时空对话”的新奇感。今年9岁的小杰开学上四年级,他流连在小人书专区,捧着一本《三国故事》读得津津有味。

退休记者张愈升当天早上特意从珠海过来,在书展藏书(旧书)展区驻足良久,耐心且细致地寻觅心仪书籍。时至中午,他的手中已经攒下了《林语堂自传》《鲁迅家书》《李可染论艺术》等多本佳作。“我偏爱人物传记、小品文,之所以喜欢淘旧书,是因为我们这个年龄段对过去还是有感情的,而且旧书耐读、有艺术性。”出于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记忆,张愈升对旧书情有独钟。他说,淘到心仪的书,是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市民在藏书(旧书)展区慢慢淘书、读书。 记者 缪晓剑 摄

“相比起‘买旧书’,我更喜欢说‘淘书’。它需要读者从一堆旧书里淘出自己喜欢的、觉得有价值的书。它可能是一段历史、一段回忆、一些情怀,更重要的是,里面承载的知识是历久不衰的。”刘先龙认为,古旧书店是肩负社会责任的,是有文化、有温度、有传承的一个平台和枢纽,读者在这里能找到喜欢的书,旧书也能因此流通起来并找到新的知己。“这是一件很有益的事,也是一种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编辑 曾嘉慧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向才志

(作者:中山日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