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幼”牵动万千家庭,关乎民生福祉。“老人和小孩是社区最常住的居民,‘一老一幼’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关切。”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里,“一老一幼”始终是深情的牵挂。
今年6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社区活动室,饶有兴致地观看居民剪纸创作、舞蹈排练,同大家亲切交流,鼓励退休居民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
在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的学生们回信,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珍惜美好时光,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努力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对“一老一幼”的关切,镌刻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足迹里——
在百姓家中,与老人手拉手、话家常、问冷暖,跟孩子谈成长、话未来,殷切勉励;在社区,了解老人养老、儿童教育情况,提出明确要求;走入基层卫生机构,细致询问老人看病就医是否困难;走进学校课堂,细心叮嘱孩子们保护好眼睛,强身健体,好好学习。
“老年人越来越长寿,对老年人的服务要跟上”“孩子们现在都是宝,对孩子们的养育和培养等工作要加强”,一句句殷切嘱托,语重心长;
“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一声声真诚祝福,温暖人心;
“要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强养老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养老服务”“社区要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性课外实践活动,促进未成年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一次次重要讲话,指明方向。
一言一语,情深义重。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始终关注着老人和儿童。
对“一老一幼”的关切,体现在政策的制定中——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指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一老一幼”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而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预计2035年前后,我国人口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调研、深邃思考,破解难题、明确方向:“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2021年6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对“一老一幼”的关切,印证在切实的行动里——
“一老一幼”既是牵动亿万家庭的家事,更是关乎“国之大者”的大事。一次次重要指示温暖人心,一项项务实举措及时推进。
“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202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强调要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一定要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一老一幼”服务等工作。
33个城市(区)入选首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整体推进托育服务能力建设;429个城市完成“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编制工作,实现地市级全覆盖;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到2025年,全国将建成5000个示范性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到2035年,全国城乡实现老年友好型社区全覆盖……
“一老一幼”系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执政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让人民群众幸福起来。”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詹婉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