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什么是大食物观?
在2022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在2022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进一步阐述:“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开,树立大食物观。‘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注重食物多样性和营养搭配。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每天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年原粮消费量由1978年的近248公斤下降到2022年的约130公斤。
顺应食物消费结构变化,满足人民群众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的消费升级,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树立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总书记的大食物观由来已久。
“我在福建工作时,在山区干过,也在沿海干过。当时我就提出大食物观,肉、蛋、禽、奶、鱼、果、菌、茶……这些都是粮食啊。”“所以,我先后提出要建‘海上福州’和‘海上福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再到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大食物观的阐释不断丰富和发展,折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迁,指明下一步努力方向。
大食物观,粮食是基础。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看得很重,“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
经过艰苦努力,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安全保障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成绩来之不易,要继续巩固拓展,同时还要进一步“开源”。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现在讲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全。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这意味着,大食物观里有“系统观念”:大食物观把粮食安全的边界拓展至食物安全,同时系统地指明了“大食物”的来源。
向森林要食物。在黑龙江伊春市友好林业局看蓝莓产业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林下经济一定要注意研究市场,突出多种经营。”
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到广东东海岛上看海水养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我们国民的身体素质,把水产搞上去,把蛋白质搞上去很重要。”
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在江西于都县看大棚蔬菜,习近平总书记握着乡亲们的手说:“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
从东北林海到黄土高原,从秦巴山区到乌蒙山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大食物”,为的是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充足、更加丰富多样、营养健康的食物,为的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对大食物保供,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今后农产品保供,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对食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连用四个“最”:“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新征程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随着大食物观落地生根,人们的餐桌更丰富、更健康。
编辑 秦涵 审读 张蕾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刘思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防台风准备不用手忙脚乱,总有人琢磨出省时又管用的省心办法——或许你有快速封窗的懒人技巧,又或许你总结了台风天必囤清单……这些防台风的实用经验,都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本期话题】#防台风准备大作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一定要专业吗?不,来鹏友圈放开“整活”,用夸张表情“追”台风走位、幽默语言输出硬核防台风知识,用有创意的方式解锁“台风预报员”新身份,让台风防灾知识悄悄“出圈”! 【本期话题】#台风预报员挑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挑战# 《等风来》 图一:9月22日17:40 听说有台风,我和妈妈去钱大妈囤点菜,谁知货架空空。 图二:18∶30 妈妈在网上订菜, 外卖小哥破天荒地隔了4小时送达,他们一定忙到飞起。 图三:22:00 家里的小猫咪不知道台风将至,惬意地趴着。 图四:9月23日8:00 因台风停课的我按部就班地居家学习。 图五:9:00 同学爸爸发了一个视频,不知哪里来的猴子爬到了闹市区的一棵树上,它是不是也预感到台风将至? 图六:11:30 在家,我也要开启我热爱的体育时间。 这是台风“桦加沙”来临前,一位小学生“等风来”的日常。🙃🙃🙃 未完待续。
00:10
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古现风景一览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