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工如何识别、处置与防治学生欺凌?福田区“校园零零欺”系列普法宣讲“话你知”

2024-08-09 11:50
摘要

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如何识别?

2024年5月至7月,福田区组织普法志愿者开展“校园零零欺”——福田区中小学校教职工欺凌防治普法宣讲系列活动,走进福田区近50所中小学,为3000余名教职员工带来了《学生欺凌的识别、处置与防治》主题讲座。普法志愿者们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用的法律知识,提升教职工对校园欺凌问题的认识,增强教职工防范和处置欺凌事件的能力,为校园欺凌防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

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如何识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三十条,学生欺凌,是指一方故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行为。在实践中,学校教职工可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指导手册》中提出的几大要素来对学生欺凌事件进行“欺凌萌芽”“标准欺凌”“严重欺凌”的判断,从而决定是否启动相关报告程序,及时进行干预。

如果疑似发生校园欺凌,教职工要怎么做?

一旦发现疑似欺凌事件,立即制止的同时,应进行初步判断,如疑似标准欺凌事件,教职工需立即报告学校,学校接到关于学生欺凌报告的,应立即开展调查,认为可能构成欺凌的,应及时提交学生欺凌治理组织认定和处置,并通知相关学生的家长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最后,学校还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善后与跟踪辅导,确保双方逐步恢复到正常的学习状态。

为什么要进行校园欺凌防治?

回归开展“校园零零欺”系列普法宣讲活动的初心,在教育部政策法规司2016年的调研项目中,来自全国29个县的104,825名中小学生抽样调查显示,校园欺凌发生率为33.36%,经常被欺凌的比例为4.7%,偶尔被欺凌的比例为28.66%,随着前期邯郸事件持续发酵,反校园欺凌的话题关注度显著上升。防范校园欺凌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家、校、社以及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此次福田区系列宣讲活动由福田区委政法委指导,区教育局、区司法局联合福田区维德法律服务中心、深圳市律师协会教育与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具体实施,并得到来自17家律师事务所24名普法志愿者的支持,他们分别是:

陈静    广东峻铭律师事务所

李奇晟    广东普罗米修(前海)律师事务所

杨叶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白琳    广东良马律师事务所

李严    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

利慧晶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刘秀    北京市百瑞(深圳)律师事务所

陈佳丽    上海数科(深圳)律师事务所

高子磊    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

何霁晨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何勇    北京大成(深圳)律师事务所

洪丽    广东瀛尊律师事务所

上官维华 广东恒宝律师事务所

朱垚鑫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陈敏    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

黄莉    广东朔全律师事务所

聂锦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乔世凯    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

邱建辉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

徐祎    广东载信(深圳)律师事务所

许云均    北京市中闻(深圳)律师事务所

杨燕瑜    广东生龙律师事务所

张月宁    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

钟俊瑾    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此外,福田区还制作了家长和学生版反欺凌行动指南,欢迎有需要的人士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查看。未来,福田区将继续致力于校园欺凌的预防和治理工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编辑 詹珊珊 审读 柳春晓 二审 邹远先 三审 洪鹏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