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北京市经信局、北京市委网信办、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金融监管局等多部门共同发布了《北京市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2年)》《北京市关于打造数字贸易试验区的实施方案》《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设立工作实施方案》等促进数字经济、数字贸易发展的相关政策,致力于将北京打造成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和示范区。
根据《北京市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2年)》,北京将体系化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实施基础设施保障建设工程、数字技术创新筑基工程、数字产业协同提升工程、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工程等9项重点工程。到2022年,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将持续提高,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达到55%。
《北京市关于打造数字贸易试验区的实施方案》则明确提出数字贸易试验区五大重点任务。一是立足中关村软件园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朝阳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自贸区大兴机场片区打造“三位一体”的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开放格局;二是探索试验区内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的发展路径;三是推动跨境数据流动等数字贸易重点领域政策创新;四是打造开放创新、包容普惠的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营商环境;五是建立上下联动、开放合作的试验区建设工作机制。
据介绍,北京市建设的金融公共数据专区涵盖了200万个市场主体的登记、纳税、社保等约16亿条信息,以公共数据驱动商业数据供给端的运营模式已经初步形成。
为此,《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设立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权威的数据信息登记平台、受到市场广泛认可的数据交易平台、覆盖全链条的数据运营管理服务平台、以数据为核心的金融创新服务平台、新技术驱动的数据金融科技平台”五大功能定位。
北京市委网信办介绍了关于加快推进北京市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试点的相关情况。为建立便捷高效、安全有序的数据跨境流动环境,大力服务好数字经济、数字贸易发展,北京市将在中央网信办等部门的指导下,在数字贸易试验区范围内,针对数字服务贸易中商业存在、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等形态涉及的数据跨境流动、数据保护能力认证等内容,研究推进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试点工作,积极促进数字经济新业态发展丰富,全面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北京市推进建设数字贸易试验区提供有力的政策、管理和安全保障。
为做好北京市政务数据及特定领域公共数据开放工作,北京市经信局与北京金控集团现场签署了《北京市金融公共数据专区授权运营协议》《北京通APP授权运营管理协议》,进一步丰富政府公共数据对外供给模式,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培育。
北京市正基于北京市政务服务大厅、北京市政务数据资源网,建设线下、线上大数据综合受理窗口,计划首期面向企事业、民非等法人单位,受理大数据开放需求业务,促进数据要素质量和价值提升,为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筑牢数据基础。
另外,现场同时举行了北京数据交易平台发布活动。该平台是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网信办、市商务局、市金融监管局等单位的指导下,由北京金控集团联合多家数据服务商共同发起建设,旨在通过探索数据交易规则和流通模式,发挥数据作为市场要素的价值,同时支持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建设。
据悉,在下一步工作中,北京市将抓好相关政策的落地实施,以数字贸易和科技创新为主要方向,推动数字贸易试验区、大数据交易所和数据跨境流动监管三项建设,促进数据建设有序流动,围绕科技创新推出一揽子政策,全面提升对国内外创新资源的吸引集聚能力,积极引领和赋能国内数字经济发展,努力将北京市建设成为国际数字化大都市、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编辑 范锦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