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巴黎奥运会的火热进行,本届吉祥物弗里热迅速成为焦点,其周边商品在线下商店引发抢购热潮。回顾历史,无论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山姆,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福娃“天团”,这些吉祥物至今仍然深受人们喜爱。这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小精灵何以“拿捏”受众?
从最初的沃尔迪到如今的弗里热,每一个吉祥物都承载着东道主的文化特色和奥林匹克精神,以其独特的形象和文化魅力“俘获”着观众的心。
早期的奥运会吉祥物主要是作为各国文化的载体,而非追求商业价值。直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吉祥物山姆等体育特许商品的销售、转播权的出售和赞助商的征召,使得奥组委实现了2.37亿美元的盈利,开启了奥运会吉祥物的商业化之路。
体育特许商品,包括带有体育组织标志、徽记、口号、吉祥物形象等的产品,是体育赛事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弗里热这样的吉祥物,就是体育特许商品的一个典型例子。它们能够为体育组织带来直接经济收入,也有助于体育组织与消费者建立紧密联系、扩大品牌知名度。

据国际奥委会数据显示,历届奥组委授权收入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1.63亿美元成为历届奥运会中授权收入最高的奥运会。其次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特许商品销售收入为1.19亿美元。目前仅有以上两届奥运会特许商品销售收入超1亿美元。
随着奥运会吉祥物商业价值的不断发掘,它们已经成为奥运赛事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冰墩墩的周边产品一度出现“一墩难求”的现象。据报道,冬奥会闭幕当天,官方网店实现了2.66亿元人民币的销售收入。赛时线下商品零售额比前一年增加了10倍,线上销售额则增加了450倍。
目前,巴黎奥运会正在进行中,其吉祥物弗里热也受到了广泛欢迎,带动了特许商品的销售热潮。据央视新闻报道,弗里热的毛绒玩偶、帽子、小型挂件等商品在线下商店热销。

在大型体育赛事期间,吉祥物受到互联网上的追捧并不罕见。以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吉祥物弗里热为例,这个设计憨态可掬的形象一经奥组委宣布,就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截至2024年8月6日,微博话题#弗里热#的阅读量已达到848万,而在微信、抖音、头条等社交平台上的搜索指数也分别高达114万、104.8万和62.1万。
在这些社交平台上搜索“弗里热”,“可爱”是最常见的评论。人们被其可爱的外形所吸引,购买者们捏着它柔软的身体,直呼“软乎乎”。此外,不少运动员和明星在奥运会期间与弗里热的互动,也让它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以新浪微博为例,热度最高的话题围绕“全妹果然拒绝不了弗里热”、“易烊千玺手拿弗里热”、“张雨霏合影弗里热”等内容。
吉祥物之所以在全球体育赛事中备受喜爱,是因为它们外形极具亲和力同时蕴含民族文化,并得益于媒体的大力推广。设计者们巧妙地将吉祥物塑造成具有吸引力的动漫形象,通过它们的姿态和表情传递出易于引起共鸣的情感,迅速赢得公众的喜爱。弗里热之所以能走红,也离不开奥运会本身的高热度。
巴黎奥运会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情感迸发的窗口,普通人也想沉浸式参与其中,于是买奥运会同款周边、玩梗造梗、发表情包、晒弗里热等行为,成为了人们体验奥运会最直接的方式。
资料来源: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澎湃新闻、界面新闻、北京日报、北京财经、新浪微博、谷雨数据、36氪、巨量算数
编辑 谢小蕾 审读 张蕾 二审 赵偲容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