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一份公告很“吸睛”:2024年仅允许1项社会事务进入中小学校园。此举从“抓小事”入手,切实为中小学教师减轻了负担。
说到为基层减负,大家都赞成从小事抓起。但是,为什么一些基层单位的负担老是减不下去?其中原因,就在于其上级对“小事”理解有误。
有些干部给基层加负的理由是:我要求基层做的事、分派给基层的工作没有小事,我的会议很重要,我的材料很重要,我的检查很重要,都不是小事,所以都不能减,结果,“从小事抓起”就被架空了,就被理直气壮地化于无形、落到空里了。
为基层减负,要先拿出“小事”清单。那些超出基层权限、干扰基层履职尽责的事,都是应当砍掉、简化的“小事”。具体来说,影响基层完成本职工作的额外加码、脱离实际的过高要求、流于繁琐的外在形式、效能低下的管理方式,统统收进“小事”清单!
“小事”清单就是“病灶”。有了“清单”,再“开药方”、抓整改、防反弹,才能让减负见到喜人的“疗效”。
编辑 李璐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